第182章 风暴来袭(十)(第2/2页)

回到家,赵嘉仁让老婆给他准备一下外面住的衣服。这让秦玉贞很讶异,“官家要出去视察?”

“不。是去部队那边参加一个历史研修会。”赵嘉仁笑道。

见赵嘉仁的笑容中有无奈,秦玉贞忍不住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听了赵嘉仁对于这帮军人的评价之后,秦玉贞不解地问道:“官家,我听闻说岳飞因为能以诗文与朝廷对答,所以被杀。韩世忠不识字,所以得到保全。军队若是懂得那么多东西,是不是哪里不太对。”

“难倒你也认同愚民政策么?”赵嘉仁讶异的问。他老婆很少真正谈及政治,没想到这次来了点深度,就让赵嘉仁不得不刮目相看。

“官家,现在朝廷里又没有太子。所以臣妾觉得很是不安。”秦玉贞答道。

“夫人,你不安就不安呗。没必要突然就弄来一个太子当借口。你这话若是说出去,大家还觉得军队里面有人要造反呢。”

“官家,臣妾看史书,总觉得军中好像充满了各种反贼。若是官家再让军队有文化,那些军人读了这些之后,难倒就没什么想法么?”

“军队能造反,那是制度出了问题。若是制度没问题,天下也很平安,谁能造反?”说到这里,赵嘉仁忍不住压低了声音,“我能趁势而起,靠的乃是朝廷崩溃。若是当年朝廷把我请去当丞相,我大概就没有机会坐到今天的位置上。”

秦玉贞没有和赵嘉仁讨论如何造反,她继续说道:“可是我越来越不安心,朝廷若是没有太子,怎么能够让大家安心。”

赵嘉仁能理解老婆的想法,但是很难用正面心情来面对这个想法。赵嘉仁现在49岁,过了年之后就是50岁。皇帝这么一个职位上的人也有长寿的,但是更多都是短命鬼。一般来看,当皇帝是没机会活过60岁。大多数皇帝死的时候都不到50。大宋的皇帝差不多都是如此。

“给我收拾衣服。”赵嘉仁语气冷淡的命道。

从家里出来,赵嘉仁忍不住生气。他觉得军队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有些人明显不这么认为。如此偏见,实在是根深蒂固。

到了总参谋部,赵嘉仁看着那些被迫前来的将军们,忍不住就觉得好笑。这帮人个个一副要受罪的表情,要是有人再唱一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概就能被认为是……

收回心情,赵嘉仁问李云,“就算是没有完成军史研究部门,总不会连基本人员都没有吧?”

李云指了指坐在后面的那点年轻人,“官家,军史研究部门现在主要是做军队作战记录整理,并没有专门研究过去军队历史的人。咱们军中最博古通今的大概就是官家。”

“行了,别废话了。那就现在找来书籍,给我开始研究。”赵家人很无奈。

研究的内容很快就有了成果,史书上有的内容翻译一下就行。大家比较注意的是卫青的事情。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区。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宋军的军校里面自然教授的现代汉语,这玩意从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之后,一众将军们立刻就来了兴趣。听到前辈们的伟业,不激动都难。

赵嘉仁自己也是如此,他也喜欢听这些胜利的故事,不喜欢听汉人的悲惨历史。只是当下不是开故事会,问题一转,就奔着核心而去,“大家对这个战例怎么看?”

立刻有将军答道:“原本觉得官家在迁移人口上不遗余力,现在觉得明白了许多。看来汉代也是如此。”

李云听了之后应道:“关键是山区实在是难以通行,迁移人口过于艰难。官家,有没有汉人走东北那边,然后获胜的消息。”

“这个……我记得东北作战,大概也是汉代。只是汉人的军队在那边打得并没有针对匈奴的战争好。”赵嘉仁应道。他对东北一带的印象里面比较出名的是高句丽与渤海国。如果汉人有砍瓜切菜般的解决东北蛮族的历史,想来在史书中也会大书特书。

赵嘉仁对李云说道:“你明白建立军史研究部门的重要性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