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共和(六)(第3/3页)

“明白,明白。”赵嘉仁21世纪的理念让他能正确理解张世杰的感受。很多人看赵晃的第一念头就是‘这是个麻烦’‘这是谋逆预备军’,在这种不正常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心理肯定会有点问题,21世纪在大美利坚当心理医生的时候,赵嘉仁见多了这种人。

想调整这种,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让这孩子通过学习和增长见识,并且感受到自己被社会正常接纳。如果把这孩子圈在家里,让他觉得周围所有人都想对他不利,只会创造出一个完全心里畸形的人。赵嘉仁能想象出来赵晃的老娘杨淑妃是怎么教育和保护顺天公赵晃的。

说完了孩子们的事情,张世杰就说起河北的情况。从直沽寨(天津)到幽州城(北京)的铁路也算是修好,内部开始试运行。这条铁路立刻改变了很多事情,首先就是幽州的市面立刻有起色,东西多了。从幽州城运输到直沽寨的东西不用像以前那样等好久才能运出去。

“我知道要收那片地,你会不高兴。”赵嘉仁笑道。

“我没有不高兴,是杨淑妃心里面害怕。觉得官家等了十几年要动手了。女人啊,就是爱瞎想。”张世杰叹道。

“这件事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不过正是政策。”赵嘉仁也只能叹道。

大宋在发展进步,社会结构中有些部分就会被替代,从此消失。张世杰办了一个很大的饲养场,那时候有很多政策优惠。那时候哪怕是个表态,也从政治上安抚人心。赵嘉仁不能让人觉得他要杀小皇帝,他必须优容。但是现在是全国实施土地调整,所有土地的属性都要国有,张世杰依照政策获得的那些土地现在就得依照政策给吐出来。

“官家不用担心,臣知道的。幽州那边的老兄弟亲自带着人到我家给我讲,我知道的。这种事情不能开口子,开一个小口以后就后患无穷。我这点地和官家当年捐的土地相比算什么。官家自己都没有地,我凭什么抱怨。”张世杰说这话的时候很想心怀感激,不过在心怀感激的同时也不舒服。赵嘉仁捐地是赵嘉仁的事情,张世杰失去了这么多地,他就是不舒服。

只是张世杰还能明白赵嘉仁不是针对他,心里不高兴也只能不高兴。

“官家,我有个疑问。河北一带为何会被划成半农牧区?”张世杰提出了问题。

“因为河北补充地下水的难度比较高。农业地区需要大量灌溉,到时候地下水位越来越低,会成型地下水枯竭。到时候就没办法弄了。”赵嘉仁回答了问题。这不是大宋农业部门的研究结果,而是赵嘉仁根据21世纪的局面预先作的决定。

张世杰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连忙答道:“那臣岂不是还能继续租地搞畜牧么?”

“变更的是土地属性,不是让你没办法继续自己的事情。”

“那……有人对我说的就不同。”张世杰抱怨起来。

“没事,我给你开证明。”赵嘉仁决定把这件事赶紧终结。

杨从容他们不知道这背后的事情,带着赵晃在内的一众人等,大家乘船出发直奔东罗马。赵晃被安排在技术部门,他的畜牧背景很好,已经获得高级畜牧研究员的职称。也有非常不错的实践经验。这边出发之后,赵晃最关心的就是伊比利亚马。在谈论各自期待的时候,赵晃说道:“我要培养出伊比利亚马的种群,将其献给官家。”

听了这话,知道些内幕的人都闭上嘴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