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试探规则(第2/2页)

一方面朝廷上下的官员都会反对,二来很容易激起民变。

现在的百姓可不知道你收税是为他们好,为什么民间投现成风,因为投现之后就不用交国税了,只需要缴纳比国税更加低廉的地租就可以了。

地租甚至比国税要低一半,百姓自然知道要怎么选。

可是一旦到了天灾之年,地主可不会给你发放赈灾粮,顶多免了你的地租就算了吧。甚至黑了心的还会逼着以卖土地,卖儿卖女,这个时候就想起朝廷来了。

赈灾粮救济全都要,可是没税,朝廷没钱。

于是就有了流民,吃不上饭的时候就该有人喊“朝廷不给我们活路了!”,然后就拎着刀找自己这个皇帝拼命来了。

这个疙瘩你要是不解开,那你就永远不用想着收税。

为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不是多么尊重知识,而是读书能够改变命运。一旦考上科举,不说进士,单单是举人,那就是了不得的你事情。

举人的田地基本上都不用交税了,即便他是穷光蛋,也会一夜之间变得良田千倾。

每年靠着收地租,他就能高宅大院,起居八座。

皇上想要废除免税制度,那就是再挖这条根,官员们会同意?他们可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即便是兴起工商业,把资本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可是大明的商税,呵呵,还不如农税。

朝廷一样说不上来税,除了造就一大批富家豪族,什么用也没有,根本就是赋税制度。

想要挑战规则,首先你就要熟悉规则,朱翊钧现在就在进行这种尝试。他想通过这一次的接触,摸一摸大明官员的处事风格,眼前这四位就是朱翊钧要观察的对象了。

这四个人是大明官场的内阁大学士,是士人的顶尖人物,朱翊钧想摸一摸他们的脉,这一次的三大营就是一个切入点。

这一次朱翊钧要的官是提督,不是总督,而是提督,朱翊钧要在三大营上面设置一个提督的职位。如果能成,那就成,如果不成,那就算是一次试探。

如果这一次不成,朱翊钧以后也会做,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挑战现行的规则,虽然这个规则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