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去三边(第2/2页)

只不过京营西北之战名声太盛,戚继光名气也太大,这支十二卫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朱翊钧一直都在培养的官员,现在的官员想抱团对付朱翊钧,根本就不现实了。无数的官员开始支持朱翊钧,其中虽然以年轻的官员居多,但是力量决对不能小觑。

很多年轻的官员开始崇拜朱翊钧,认为朱翊钧乃大明百年不遇之英主,大明中兴之明君。很多上了一些年纪的官员也这么认为,这种声望加持在朱翊钧这个皇帝身上,自然是就是声威凌天。

当然了,这里面有多少是内厂鼓吹的,那就不能乱说了。

户部尚书值班房。

张学颜颓丧的坐在屋子里面,脸上的表情很无奈,叹了一口气,把文书放到一边,然后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衣服,迈步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紫禁城,文华殿。

看着面前的张学颜,朱翊钧笑着说道:“你也是来向朕辞官的?”说着朱翊钧走到张学颜面前,伸手把他给搀扶了起来。

张学颜被朱翊钧这话弄得一愣,随后迟疑的站起了身子。

“朕舍不得你走!”朱翊钧笑着说道:“你和王尚书不一样!”说到这里,朱翊钧又接着说道:“他只能进,不能退!”

听了朱翊钧这话,张学颜默然,半晌无语。

张学颜当然理解朱翊钧这话里的意思,王国光声威太盛,名声太大,资历太老了。他只能致士,不能贬官,给了原官致仕,保全了君臣之义,同时也保全了王国光的官声。

可是张学颜却不一样,他还年轻,说白了就一句话,他不如王国光。

对于这样的评价,张学颜也没什么不满的,别说他了,就是内阁几位大学士也没一人比得上王国光的。如果不是他做了吏部尚书,内阁首辅还不一定是谁的。

“朕想让你去三边!”朱翊钧看着张学颜,开口说道。

张学颜一愣,去三边?随后他就明白了朱翊钧的意思,有些迟疑地说道:“是军改?”

朱翊钧点了点头:“是军改!”

所谓去三边,当然就是任三边总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除了太原之外,宣大以西四个军镇,全都归三边总督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