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万历十六年(第2/2页)

要知道这条街上,集中很多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商品,但是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当然了,大明也不缺有钱人,这里打造的初衷就是高端消费场所。

吃完了饭,朱翊钧带着张鲸在街上逛了逛,然后才回到皇宫。

夜幕降临,朱翊钧在文华殿的黑板前面,面无表情的看着上面写着的两个字:商税!

商税是大明永远绕不过去的坎,土地兼并是阻止不了的,朱翊钧也不想阻止。官绅一体纳粮推广了之后,国家能收商税来,那就是好事情。

如果在把商税收上来,那大明的国库就稳了。

至于失去土地的百姓,正好转移到其他行业去,不说其他的,单单是一个孵蛋场,扩大之后,用人七千多。这还不算衍生出来职业,比如收蛋人和卖鸡雏的。

加上这些小商贩,那就更多了,修路那边也需要人,顺天府都用工荒了。

西北那边也一样,年前毛仿品在京城大火,勋贵们招人都要招疯了。基本上北七省到处都有招工人的身影,开出的条件都很好。

甚至有的商号打出了去西北,给房子,给女人的旗号。

至于女人的来源,张鲸弟弟张勋的奴隶贸易。

张勋的奴隶贸易可以说做的是如火如荼,男奴隶全都被送去水泥厂那边了。那真的是供不应求,来多少要多少。

有倭奴有东北野人,还有昆仑奴,张勋现在是大明最大的奴隶贩子。

其次就是女奴了,新罗婢最好卖,其实就是朝鲜来的,然后就是倭国的女奴,买的人也大把,朱翊钧甚至见到了不少南边的女奴,看着像是越南泰国一代的,女奴最大的需求客户就是西北。

那边抢人都抢疯了,生产起来都不要命了。

朱翊钧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知道得去找销路了。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毛仿品,如果他们继续这么扩大规模,三两年之后,肯定会滞销的。自己还打算在张家口建立新的贸易基地,毛纺织肯定要大搞特搞的。

“北方开港已经势在必行了啊!”朱翊钧喃喃道。

“开港,收商税!”朱翊钧敲打着黑板:“在整个北方七省发展工商业和养殖业,这就是今年的任务了啊!”

朱翊钧斗志昂扬,他已经准备好了。收拾了心情,朱翊钧转身回了寝宫,他需要好好休息,然后在明天去上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