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税律(第2/2页)

看梁梦龙过去干的这些事情就知道了,这是一个能吏。

一个能干事情,能够脚踏实地的官员。

历史上万历皇帝为了反对张居正,配合张四维排除异己,像梁梦龙这样的能力全都被开革回家了。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的形势急转而下的原因,朝廷上下都是阿谀奉承争权夺利之辈。

指望着这些人能做好事情,那就有鬼了。

朱翊钧对于梁梦龙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如果这一次的事情办好了,梁梦龙一个内阁大学士是跑不掉了。入阁之后,朱翊钧也会给与他加加担子。

工部成立工匠司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有心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朝廷要以工匠为官,赐予工匠品级的事情,自然也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可是上书的人却没有多少,民间大喊礼崩乐坏的腐儒虽然有,但是基本上没人搭理他们。

显然崇汉儒重百工的思想开始展现实力了,或者说朝廷中枢的控制能力大大的增强了。

让谁都没想到,工部百工司的郎中居然是李贽。

这个倡导新儒学的文人,大家都快把他给忘了。谁也没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从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这就让很多人开始琢磨着,这是何意呢?

这个当然是朱翊钧的安排,李贽入主百工司,主持工匠改革。

新儒学虽然被崇古派打倒了,但是那是朱翊钧不得已的妥协手段。现阶段,崇古学派更容易被大明接受,也更容易推广。

相比起来,新儒学就显得要刺眼的多。

可是朱翊钧是不会放弃新儒学的,因为新儒学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让朱翊钧随意涂抹的。在朱翊钧看来,崇古学派只是过渡,只是文艺复兴。

在文艺复兴之后,一定会衍生出很多新的学问,而在这些新的学问里面,需要一门能够任凭朱翊钧涂抹的学问,这门学问那就是李贽的学说。

思想之战,朱翊钧以向官僚集团妥协的手段,并且拿到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这不是朱翊钧想要的最终结果,他需要更多新的思想。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到申时行他们下去了,大明就需要新人了。

让李贽去百工司,也正好传播他的思想,要知道李贽的思想在底层百姓中间可是非常有市场的。崇古学派自上而下,而李贽的新儒学就是自下而上。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朱翊钧需要把这股力量握在手里面。

事情开始推进,朱翊钧心情也好了不少,他已经准备开始进行下一步的事情了。工匠改革的事情交给梁梦龙,自己需要盯着的就是商税了。

紫禁城,文华殿。

户部尚书曾省吾,税务司王用汲,两个人躬身站在那里。

税务司虽然是归户部统属,但是谁都知道税务司是皇上亲自握在手里面的衙门,谁碰皇上就和谁急,曾省吾这段时间也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按理说,六部尚书还入了阁,在自己的衙门还是说一不二。

可是户部就不是这样,因为户部有个税务司。税务司的王用汲加的是户部侍郎的职衔,加上文华殿大学士的职衔,权力很大。

户部也是唯一一个一个衙门两个大学士的衙门。

这一次皇上把自己和王用汲一起叫来,为的是什么,曾省吾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肯定不是小事情。

朱翊钧从后面走了出来,见到两个人要行礼,摆了摆手说道:“免礼吧!”

等到两个人站定,朱翊钧吩咐道:“赐坐!”

这两个人全都是朱翊钧的心腹之臣,所以朱翊钧也不像营造什么气氛,加上这一次谈论的事情已经够严肃了,如果气氛在搞的很严肃,那就没法谈了。

等到两个人坐定,朱翊钧才开口说道:“朝廷在修大明律的事情,两位爱卿都知道吧?”

自从去年通过了大明律的修订决策,这件事情一直都在进行。只不过不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个事情一直都进行的很低调。

朱翊钧抽掉了六部的人手,加上内厂的人手,全都在秘密修订。

到现在为止,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点消息都没有走漏。经过将近十个月的修订,大明律的第一项修订基本上完成了,完成的这部分就是税律。

从新制定了税法,开篇第一句就是“缴税是大明每一个大明臣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从土地税到商税再到工业税,全都制定了起来,内厂的人手保证整个制定的过程没有脱离朱翊钧的指导思想。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但是也要等到实际工作中去修订了。

第一版的大明税法,已经修订完成了,朱翊钧也准备好拿出来了。

两个人没想到皇上居然会问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虽然对外是秘密,可是对于王用汲和曾省吾来说算不上什么秘密,朝廷秘密修订大明律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

虽然外面很多人觉得朝廷没消息了,可能就那么过去了,可是曾省吾和王用汲却知道,修订大明律的工作一直在做,而且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臣知道。”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一起开口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朕今日想和两位爱卿说的就和这件事情有关系,大明律修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修订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