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蓄势(第2/2页)

“是,叔叔!”李贺连忙说道:“内务府李大人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宫里面已经答应了,圣旨和传旨的公公这几天就到。”

李旦点了点头,倒是没什么吃惊的意思。

“我们的人已经把消息送过来了!”见到侄子看向自己,李旦解释道:“京城里面已经传开了,这不算什么秘密了。”

“皇上准备在京城召见我,京城也没掀起什么波澜。”

李贺顿时一愣,有些迟疑地说道:“叔叔,会不会有人对咱们暗中下手?这些日子南边可不太平,朝廷的商税怕是让不少人心里面不舒服啊!”

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子,李旦笑着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舒服又能怎么样?再说了,这和咱们又有什么关系?”

“收税了,那咱们就涨价,这边涨三成,咱们就涨三倍,红毛人敢怎么样?”

“等到我进了京,接受了皇上的册封,到时候江南这些人都要看我的脸色,我不走他们的货,他们的货就得烂到手里面。”

“那些红毛人要是不买,我就让他们没有货可以买。”

李贺见叔叔这个样子,顿时有些无语,我说的是这个事情吗?

瞪了一眼李贺,李旦没好气地说道:“你以为朝廷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咱们这位皇帝是什么人你没看出来?闹腾,记住你叔叔的话,这种时候,谁闹谁死。”

“江南的血流的还不够,这一次肯定会多流一些。”

“这一次你叔叔急急忙忙的跑来,你以为是为了什么?这些年咱们也攒下了一些身家,等到这一次江南的动荡过去了,正好咱们接手一些江南的产业。”

“过了这个机会,下一次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这么好的机会。”

“倭国那边局势很复杂,丰臣秀吉那个老家伙脑子有问题,我们可不能把所有的产业都放在倭国,那是会出问题的。”

李贺看着李旦,依旧有些迟疑地说道:“叔叔,万一皇上失败了呢?”

“失败?”李旦摇了摇头:“不可能,当今天子声威如日中天,手下能臣武将一大堆,怎么会失败?老朱家的天子,退缩的可不多。”

“你想想当今天子的爷爷,那位世宗皇帝,可曾退缩了?”

“当今天子可比世宗天子都要果决,看着吧,这江南之地,怕是有好戏唱了。”

京城,文华殿。

朱翊钧随意的把手中的奏折放到了一边,抬头看了一眼张鲸,然后缓缓地问道:“徐德现在应该已经到南京了吧?”

“是,皇爷,按照日子,这几天也该到了。”张鲸连忙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京城里面这些天没有什么事情吧?”

“回皇爷,一切安稳。”张鲸连忙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事实上除了商税之外,朝廷最近也没什么大事情,一切进行的都很安稳。路在修,房子在建,潘季驯那边的河道考察也进行的很顺利。

张学颜在三边军改进行的也很顺利,显然三边那边的人倒是没办法对张学颜造成什么伤害。

天津那边的造船厂已经在扩产了,虽然大船建造起来不容易,可是大明这方面还是有实力的。这个时代的荷兰,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

这样的造船实力是大明不如的,但是朱翊钧相信大明追赶上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的欧洲国家都在荷兰买船,这也大大促进了荷兰造船业的发展,也使得荷兰有了实力和资本横行大洋之上,将西班牙和葡萄牙打下去。

朱翊钧现在也没有去欧洲争雄的野心,但是在东半球,大明的霸主地位是不允许撼动的。

发展大明的造船业,促进大明的航运,让大明的商人走出去。这些朱翊钧都是有计划的,从收服李旦开始,朱翊钧相信大明的商人不会不敢出海的。

在大明不支持的情况下,前有汪直余海,中有李旦,后有郑成功。

一旦自己敞开了支持,朱翊钧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明的商船就能遍布整个东半球。至于他们会不会干出这个时代特有的殖民事宜,朱翊钧一点都不怀疑。

商人是逐利的,在利益面前,商人可不会手软,大明的商人也一样。

尤其是现在大明之人对洋人的看法,那就是海外蛮夷,鄙视那是发自内心的。朱翊钧觉得真的把大明的商人撒出去,估计干的也会挺狠。

“内务府那边有折子送过来吗?”朱翊钧转头看着张鲸,开口问道。

“回皇爷,有,内务府李大人有折子送上来!”张鲸连忙说道,说着走到奏折堆里面,伸手将奏折给找了出来,然后恭敬的递到了朱翊钧的面前。

伸手将奏折接过来,朱翊钧快速的翻看了一下。

奏折的前面详细的写了自己接触李旦的过程,后面则是写了江南关于商税的反应以及江南现在的情况,尤其是写了自己的担心。

朱翊钧伸手敲打着奏折,冷笑着说道:“还真是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朕倒是要看看,你们的山雨究竟够不够大,能不能够吹动朕的大明江山。”说完将奏折递给了张鲸,转身走向了龙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