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第2/2页)

可即便如此也是有够丢人。周春来是周大明的弟弟,不是亲的,只因为同姓,投缘,且都是当初陆谦亲卫队之人,如是认了兄弟。后者也一样武艺普通的很,可却是陆谦左右的心腹之一。后者与唐伍,是早在水泊时候,就随在陆谦左右的老人了。

一计不成,赵鼎拔腿就逃。他并非迂腐之人,眼见势头不妙,再苦守州城,岂不是坐以待毙?但叫赵鼎意想不到的是,颍州地方豪强的胆量会如此之大。梁山军都还没抵到,他们就先起了反,以至于人被困在了州衙,被随后赶到的寿州兵,瓮中捉鳖。

事实就是,短短的半个月,梁山军不仅相继夺取了东京、西京,夺取了后世周口以北的大半个中原省土地,也叫江陵城内的赵官家心惊肉跳,唯恐梁山军打破南阳,夺了襄阳,江陵可就惨了。

如是,梁方平被火速召集回援,荆湖南路便就教给了刘仲武部。

这是一冒险之举。刘仲武部只刚是建军,如何就能抵挡的住洞庭湖之悍匪?但是相比之下钟相与王庆,那北面的梁山军无疑更是紧要。

陈州、颍州、颍昌皆失,梁山军由此便可从两个方向攻取襄阳。

其一是直线南下,从郾城几乎一条直线,直抵达信阳,但沿途却并非坦荡,有山峦溪流相阻,而后需破开信阳,进取武阳关【武胜关】等,破三关,能杀入安陆孝感,而后向西威胁江陵。只是其与江陵之间依旧隔着不少山峦河流。并非最佳的进取之地。

现在可不是后世。相差了九百年,地理态势亦相差甚多。

其二就是走南阳。此亦是最主要之通道。南襄盆地自古便是连同荆襄与中原腹地之要道。可南阳不好打,稍后的襄阳更是难破。铁打的襄阳可不是说笑!

后者位于京西南路最南端,岘山山脉北麓、汉水南岸,从襄阳城出发沿汉水而下可直达长江,其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秦岭——淮河分界线不但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且一起组成了抵御北方政权侵略的天然屏障。黄河在冬天会结冰,军队可以借此越过黄河南下进攻,但淮河却是中国纬度最高的不冰封之河流,自然可阻止不善水军的北方军队。

正史上的宋金战争,金军虽初期势如破竹,当推进到秦岭——淮河线时也停下了脚步。

然而从地舆图上可以看出,秦岭和淮河并不是连接在一起的,中间有个缺口,而襄阳就坐落在这个缺口上,由此在古代中国,始终是战略中心。

只从军事角度看,它正好处于南襄盆地南端的十字路口,南北贯通,要经过这里;东西贯通,也要经过这里。四周的各条道路,都汇聚于此,绕不过去。只要这个口一堵住,整个交通线便都在你的控制之下。襄阳就如同一口浓痰噎在对手的喉咙里,让他郁闷到吐血。

是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的重要性,人所共知。

当然,现下的襄阳城护城河还没有后世的宽大。须知道,后世襄阳护城河宽达一百八十米的宽度,最宽处足有半里长短,着实惊人。那根本就是一条大河。

如今襄阳城围九里三百步,于州城中只算普通,护城河仅只十丈,更多是因其北邻汉水。因何而异。然如此城池,却并不意味着它就容易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