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游士之沛救世端(二)(第2/2页)

“要么,和天下人讲道理,说我长桑君能治大病,只是我总是在小病变为大病之前就治好。只要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么他们有什么病症就会来找我。”

“要么,就是名扬天下,让天下人传闻我长桑君能治大病。不需要讲道理,只需要我不再治疗小病,而是治疗一些疑难。这样不过三五年,名声传于九州,我每到大城巨邑,便有百千来寻我救治,而舍弃那些庸医。”

“那么,如果是你,你为了救天下更多的人,你会怎么办呢?”

秦缓微笑,说道:“夫子是用了第二种办法吗?那么与您现在去沛邑寻访墨家有什么关系呢?”

长桑君叹息一声道:“墨翟之前,太喜欢讲道理,想要说服天下人,来救天下。”

“商丘一战,弭兵会盟,市井传名,报议天下,铁器传播……至此,墨家不再是只想要和天下讲道理,而是要换一种方式救天下。”

“我年轻时的遭遇,就让我知晓,只和天下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我细观墨家商丘所做之事……商丘之变,墨家本可以在政变发生之前就解决掉,何至于要到那种情势才做出决死一击之态?”

“他们啊,终于学会了在小病发展为大病之后,才治疗以彰显自己的名声。这样,才能救天下。否则……哼,便是墨翟再活百年,他也不可能和天下人讲清楚道理来救天下。”

“乱世即将到来,想要救天下,就需要有自己的名声,否则天下之人如何能够云集响应?”

“我成名后,再治小疾,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可我成名前,只治小疾,天下那些有疾病之人如何能找到我?”

长桑君说到这,竟从车上站起,看着涛涛泗水,望着远处良田,长叹道:“天下如人!天下如人!”

“人若暴病,需有良医。天下若病,亦需良医。医一人是医,医天下亦是医,如适所言,殊途同归,皆为利天下。”

秦缓闻言,起身扶住长桑君,说道:“夫子以为,墨家之义,是救天下的义?”

长桑君沉默许久,点头道:“现在看来,是这样的。你可记得去岁适在‘报’上所写的腐烂伤口之源的天志道理吗?”

秦缓当然记得,里面的道理极为怪异,似让人不能相信,可是按照上面所说的尝试之后,竟不得不信。

正如墨家所言,以事实验辩理,辩理若能合于事实,未必就是天志,但一定比那些不合于事实的辩理更近于天志,就是天志。

当别的道理所说知的办法都不能解决时,便可以认定那种可以解决的辩理就是天志,除非找到不合于这种辩理的事实,可至少那篇文章上,无人能够找出事实反驳。

长桑君眼望远方,缓缓说道:“天下病了,可为何得病?儒、杨、列、关尹之学,都有解释。可我观天下学问,也只有墨家的学问,能够解释天下纷乱的根源。”

“这就和治病一样,你要知道为什么得病、病痛又是因为什么,才可以医治。”

“墨家治疗的医术对不对?尚且不知。”

“但至少,他们知道了天下为何得病,这就比别人看的更远,也更有可能治好。我不信他们,难道去信那些连天下为何得病都不能说服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