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国号年号(第2/2页)

这种情况下,李衍若是不自控,还真就没有人能约束李衍。

这也是唐恪、李光等人最担心的。

所以,唐恪、李光等人才以此事试探一下李衍的态度。

而原水泊梁山一系的人则知道,李衍虽然说一不二,但李衍很“懒”,不喜欢把权,因此唐恪、李光他们争得毫无意义,而且他们也知道,李衍是不屑于也没必要用一个名号来增加自己的威望,所以才没有掺和其中。

李衍虽然不喜欢唐恪、李光等人行事的方式,但理解他们的初衷,也觉得应该给唐恪、李光这类人一些信心,毕竟,现在是建国之初,他们君臣才开始接触,需要好好磨合。

所以,李衍让了一步,道:“大哉乾元,以‘元’为国号如何?”——李衍这也是想走蒙元的路,让蒙元无路可走。

见李衍让步了,唐恪、李光等人心下一松,暗道:“陛下果然有明君的气度。”

不过——

唐恪、李光等人还未对李衍完全放心。

因此,李光又进一步试探,道:“‘元’为国号,本是极好的,只可惜,十年前勃海人高永昌叛辽起义,自称大渤海皇帝,已经用‘元’当国号了,我朝再用‘元’当国号,是不是有拾人牙慧之嫌?”

李衍盯着李光看了一会,然后微笑道:“爱卿此言也有些道理,嗯……中者,不偏也,天下之大本,故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庸者,不易也,万物之根基,故君子固本,本固速成;和者,乐业也,天下之达道,故君子乐本,天健中节。如今我朝既为中国,那就用‘中’为国号好了。”

李衍取“中”为国号,除了纪念自己是中国人以外,还因为李衍想起一事:

朱元璋建明朝时,建国号意在“中”,可后来考虑到,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国号可以示其在明教中的正统地位,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才将国号改为“明”。

李衍没有朱元璋的顾忌,所以,就以“中”为国号。

李衍又让了一步,已经给足了唐恪、李光等人面子,再让,可就不是李衍的性格了,所以,李衍也不再问,直接就将国号定下了。

唐恪、李光等人虽然没有得到他们最想要的结果,可他们也知道,李衍这位马上开国君主,是绝不可能像宋仁宗那样对大臣言听计从的,能连让两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在赵鼎的带领下,唐恪、李光等人赶紧同其他文武百官一同拜道:“愿天佑我大中,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了敲打一下唐恪、李光等人,李衍也不跟臣子商量,直接就又道:“至于年号,就定为‘大统’吧。”

唐恪、李光等人不禁苦笑,心道:“这位爷,还真是睚眦必报……还好,这位爷并不固执听不进去劝,只要注意一下方法,还是能沟通的。”

一听李衍所起的年号,一众文武,尤其是原水泊梁山一系的文武,哪还能不知道,李衍这是希望在大统年间能完成天下大一统?

这也是文武百官共同的心愿。

所以,文武百官一齐拜道:“愿吾皇天下大一统,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