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西夏使团(第2/2页)

元符二年十二月,西夏进誓表求和,辽国也派使者前来斡旋,宋朝迫于当时的形势同意约和。

赵佶继位后,启用变法派蔡京为相,派王厚、童贯率军西征青唐羌,收复失地,后来宋军兵锋直指青海湖。

这引起了西夏高层的惊慌。

西夏急忙发兵,攻击大宋重镇会州(后世甘肃靖远)。

刘法率军迎敌,击败夏军。

宋夏矛盾迅速激化,开始争夺横山地区。

当时,宋朝采取“构筑堡寨、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

面对宋军节节蚕食的攻势,西夏慌了,因为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西夏必亡无疑,因此,西夏又急忙请辽国出面调解。

天祚帝于是遣使来向宋朝施加压力,替西夏请求归还失地,西夏也奉表谢罪,词极恭顺。

赵佶遂同意归还崇宁以来新占之地。

宋夏又议和罢兵。

可以说,辽国,准确的说是天祚帝,救了西夏一命,否则,西夏可能已经被北宋灭了。

这也是为甚么,金人攻打辽国和天作地的时候,西夏两度出兵帮辽军和天祚帝后来还收留天祚帝的原因之一。

十二年前,环州(后世甘肃环县)定远寨大首领李讹移背叛宋朝,写密信给西夏统军梁哆,邀其出兵入宋抢掠粮草,夏军偷偷入侵,围困定远寨达二十五天之久,气焰十分嚣张。

赵佶命童贯带兵出战。

童贯衔命来到西北前线,立即作出部署,对西夏展开反击。

不久,熙河经略使刘法率步骑十五万出湟州(后世青海乐都南),秦凤经略使刘仲武率步兵五万出会州,童贯率中军驻兰州,策应两路大军。

刘仲武至清水河筑城,留兵屯守,刘法在古骨龙(青海东都北)与夏军展开激战,斩敌首三千级,大获全胜。

西夏的嚣张气焰被打了下去。

在那之后,宋军开始蚕食西夏。

到了七年前,也就是宣和元年,童贯以种师道、刘仲武为将,分率鄜延、环庆两路兵马出肖关,进击横山。

西夏军大败,野战精锐被歼灭殆尽,横山更是被宋军全数夺取。

范仲淹、韩琦、李宪和章楶们埋下的种子,终于在徽宗朝时由童贯摘下了果实。

宋朝的横山攻略取得了完美成功。

这长达几十年的战略演变,每一次完善都是宋军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所进行的调整和修正,而最终也证明了不断完善之后的横山攻略,对于西夏而言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毁灭性打击。

宣和之败后的西夏,其实已经处于亡国边缘——尽管那时西夏的核心地区灵夏等地未受损失,但是衡山的丢失已经使西夏完全失去了地利优势和战略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的宋军只需再加把劲,就可兵入兴庆府,灭了西夏。

为甚么说,西夏丢了衡山,就有很可能被宋朝灭了?横山地区对于西夏真这么重要?

答案是肯定的。

横山位于陕西北部,横亘千余里,地势险要,是西夏进攻宋朝的最前沿基地。

宋夏两国以横山为分界线——大体上,“横山以北,尽为西夏所有”,以南则属宋界。

自宋真宗将横山连同灵夏二州“并授德明”之后,党项人才真正拥有了立国的根基。

可以说,没有横山就没有西夏国。

而横山对于西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一、横山地区不但山势纵横,而且水力丰富,无定、大理、吐延、白马等河流纵横交错,使得横山成为除灵州、凉州、肃州之外,西夏最肥庶之地,以至于畜牧业和农业十分发达,是西夏进攻宋朝最主要的就粮区。

二、横山东部的茶山、蕸芦山是西夏盐铁的主要产地。

三、世居横山地区的横山羌,是西夏兵员的重要来源,其勇悍善战,冠绝西夏。

四、横山地势险峻,十分难攻,西夏于汉界缘边山险之地三百余处修筑堡寨之后,横山就成为宋军北进灵州的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难以逾越的障碍,而西夏仰仗横山之险,直接阻隔了宋朝自天水到大同一带的交通线路,同时,西夏军自横山聚集之后,漫长的宋夏边境线随时随处都能成为其突破的目标,庆历大增兵之前,宋朝在西北四路的焦头烂额除了因机动性差外,与西夏占据了横山这一有利的地势不无关系。

用最容易懂的说法就是,横山对于西夏而言,其重要性就如同燕云十六州对于辽国一般,进可攻、退可守,同时还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基地。

而失去横山的宋朝,在战略上也极度被动,鄜、延、环、庆、泾、原、秦、陇等州县时刻处于西夏军的威胁之下。

由于机动性差不利救援,宋朝只能分兵驻守。

如此,又给了西夏军逐个击破的机会,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这三场宋军的败仗,无一不是被李元昊利用机动性优势以多围寡而导致的。

而在进攻上,宋军的被动更为明显——失去横山这个天然的前线补给基地之后,宋军进攻西夏时只能靠民夫负粮穿越七百里瀚海进行补给,一旦后勤接济不上,便只能不战自退。

可惜!

就在宋军,准确的说,就在宋西军,攻下衡山马上就可以灭掉西夏的时候,被骄奢淫逸的赵佶倒空了的宋朝,内部乱了,宋朝不得不将正准备收复西夏的宋西军调出来平叛。

紧接着,好大喜功的赵佶,又发动了燕云之战,宋西军复又北上。

这让濒临灭亡的西夏,大大喘了口气。

再接下来,金人南下,灭了北宋。

西夏趁此机会收复了绝大部分横山地区,原地满血复活。

紧接着,就在西夏准备趁宋金大战顾及不上它的时候,大举东进,打破困了西夏上百年的禁锢时,大中横空出世,然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不可一世的金军击败,尽复金人从宋朝抢走的地盘,让西夏人惊掉了一地的下巴!

李乾顺跟西夏的一众高层讨论过后,一直认为,大中比大金还凶,不可力敌,力敌必亡,所以,西夏东进之事暂时止步,接下来应该暂时委曲求全,将李衍这个雄主熬死,看看大中下任皇帝怎么样,再图扩张一事。

于是乎,李乾顺立即向大中发出通使的请求,并在大中同意了之后,赶紧派遣使团来到了东京汴梁城恭贺李衍建立大中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