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毒士现身(第2/2页)

可眼前这汉子,却不光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二袁的动作意向,更将他兄弟二人心中的野心给隐晦地表达了出来。

他谋的可不仅是局势,更是人心啊!

特妹的!

你丫的到底是哪根儿葱?

一直都在我府上白吃白喝,也不通名报姓,害得哥整天食不知味,寝不安枕,你丫的到底想干哈?

见黄炎拿着一副意味深长的目光,久久地盯在自己脸上,那汉子对视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在对方“脉脉”的目光中,败退下来。

二人的意外神色,让鲁肃好生纳闷,却也只做旁观,并无言语。

房内一时死寂一片。

许久之后,那位中年文士,前后在黄炎身边呆了整整44天,这会儿终于肯说出自己的姓名了。

“学生贾诩,贾文和,见过先生。”汉子神色恭敬着,冲黄炎拱手一礼。

“可是武威姑臧的,贾诩,贾文和?”黄炎心中岂止一个惊讶所能表达,不过面上却仍是一副淡然的表现。

呵呵,竟然是当世第一智者,毒士贾诩啊!

这家伙不光是老谋深算,更是手段毒辣,所以才会被后人称作毒士。

这年头儿,那些智者谋士,大多谋的是家国天下,江山社稷,可这贾诩谋的更深的,却是人心啊。

洞察人心,洞悉人性。

别人在谋家谋国谋天下的同时,他又加上一点儿,谋人谋己谋一生。

这家伙不仅仅精通战术谋略,更深谙乱世自保之道。

易中天的评价是,贾诩能在三国这样一个英雄辈出,谋士荟萃的时代中,不仅谋得自己在所有的智者谋士中,活得寿命最长,更保全了家人世代安享富贵,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谋略,算得上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不想贾诩这等区区微名,先生竟也知晓。”也不须黄炎一再地发问,贾诩自觉地将自己的前后来历,说了个一清二楚,“学生之前为西凉军,牛辅的部下,本欲奉命监押着众朝官往长安而去,幸而半路得先生一救,使学生免遭日后灾祸。”

“哦?你若当日随着一同去了长安,岂不也可获得一官半职,何来的灾祸?”黄炎笑着试探道。

“先生说笑了。”贾诩再次恭施一礼,答道,“董卓虽为学生之前的主上,但其言行实在太过,无论身处长安或洛阳,长久之后必有横祸,为避免殃及自身,学生早晚也要寻机离开的。却不想在荥阳城外,有幸与先生相遇相识,更为先生以为知己。先生之德才,学生深为敬仰叹服,愿意拜在先生门下,以求早晚教诲。”

好嘛!

刚刚才认下了一个侄儿鲁肃,这会儿又捡了个学生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