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无奈(第2/2页)

圣旨中,朱棣对鞑靼一族愿意充当讨伐瓦剌的先锋军表示了赞赏,并且任命阿鲁台为东路军副都督,率军听从柳升的指挥。

当然,既然要用鞑靼人充当先锋,自然也要给他们一些好处。

大军随军带来了两百石海盐,一千口铁锅,当即就赏给了鞑靼族,并且允许鞑靼族派一支不超过五千人的商队与大明朝交易。

除此之外,还将赏赐给鞑靼族两千把马刀,一千支长矛,不过这些,只能等到大军汇合以后,才会赏赐给他们。

这也意味着,鞑靼人要先做出一点贡献来。

阿鲁台的内心一阵苦涩,他最想要的短弓,这一次却不在赏赐之列,而这才是如今的鞑靼人最缺的武器。

大明朝皇帝不见兔子不撒鹰,他们想要出工不出力,恐怕就难了。

大帐升起,柳升不顾阿鲁台就坐在旁边,开始了点兵点将。这也是向鞑靼人宣示武力的一个方式,所以在座的阿鲁台和他的一帮手下,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论个人武力,他们自认要比汉人更强,但是汉人实在太多了啊!

一直到傍晚时分,全军大帐都支起,柳升故意装作才腾出了时间,设宴款待阿鲁台一行。

阿鲁台最关注就是大明皇帝对鞑靼的态度,柳升也按照事先已经商量好的计策,大力盛赞了鞑靼与大明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且将大明这次的出兵,当做是大明对鞑靼最有力的支持。

同时,他也强调了大明与鞑靼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并且愿意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商业贸易。

北元虽然武力强盛,但是却穷的一塌糊涂。

他们除了皮毛和牛羊贸易,几乎没有任何生产发展能力。现在就连铁匠和火药制造,都后继无人。

底层的牧民没有菜刀,没有铁锅,连杀牛宰羊都需要共用铁刀,没有铁锅,也只能靠陶罐来煮饭,炖肉。

这几年大明实行经济封锁,断绝贸易,没有茶叶,没有盐巴,北元就因此死亡了最少十万人以上。

可是他们现在根本无力去大明抢劫。

若不是活不下去,瓦剌人也不至于刚恢复一点元气,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大明作对。

光是为了能跟大明贸易,阿鲁台就不得不答应了柳升的条件,派出一万人的骑兵,两万只骏马,参与这次的战争。

这不仅仅是帮大明,也是为了给鞑靼族现在这三十万人,找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