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种子(第2/2页)

但是,大明的军队依旧是老式军队,更注重整体力量而非个人能力。

军队里不要说士兵了,就是大将们,还有许多大字不识一个。

但是朱瞻基培养的幼军,文化课,算数课,天文课,包括野外生存技能,都要超出这个时代的士兵一大截。

他们或许没有太高深的文采,但是能识文断字。他们或许不会九章算术,但是却个个都会根据日光,通过固定的方程式来计算定位,绘制地图。

这些士兵所学习的每一项技能,都是非常实用的,能让他们在战场上的能力发挥出一大半。相比之下,他们所具有的个人武力值,都变的不重要了。

这样一批士兵,这次北征爆发出来的潜力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他们远赴北海,调查清楚了瓦剌人的所有动态,也绘制出来了大明以前从来没有涉足过的地区的地图。

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两百幼军,加上两百羽林左卫,他们这次虽然没有在战场上正面对敌,却割了超过六百只左耳,自身仅有六人死亡。他们立下如此大功,就连朱棣都不知道该如何奖励他们。

奖励太大,等于就把幼军直接分开,但是不奖励,又说不过去。

其他将军都把这两百幼军当做了宝贝,不少将军甚至愿意给他们官升七八级,直接授予守备,甚至指挥佥事一职来拉拢他们。

哪怕朱瞻基是太孙,也不可能直接跟所有人作对,所以这支幼军,恐怕是真的留不住了。

但是这样其实也符合朱瞻基对他们的期望,因为他就想他们变成一个个种子,改变目前大明落后的战术方式。

这些人分配出去,他的手里也还有乙字连和丙子连可用,他想要攻略海外,也不至于无人可用。

但是话说回来,既然所有人都求到了他的头上,朱棣现在也只是和稀泥。所以他要是不给自己争取一点好处,不狠狠宰所有人一刀,也不符合根本利益。

花费的代价越大,这些将军们也就越会重视这些人,真要让这些将军一点代价都不花,他们今天把人要了过去,恐怕随后又忘在脑后了。

想要种子发芽,就要让所有将军给他们所有人创造出来一个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