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错(第4/4页)

如今大明占据了大阪的外围,这里不仅有倭人的仓库,也有不少富家宅院,以如今大军刮地三尺的能力,想找几件特别的礼物不是一件难事。

黄渊身为总调度,他的名下就有一个超过五十人的统计人员组成的团队。

大军打仗跟他们没关系,但是他们不仅要负责大军的粮草,在缴获战利品的时候,更是一个个忙的不可开交。

黄渊也不是没有想过领军出战,总比这样当一个大管家要惬意的多。当一个大管家,看起来风光,不弱于一军统帅,但是每天忙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把人的耐心都磨光了。

可是他也知道,如今的朱瞻基看重他的,就是他擅于统筹的能力。

如今的大明军队,能领军出征的将领不少,他黄渊还远远排不上号。想要出头,就只能尽量扩大自己的优势,让自己成为大军军队不可缺少的一环。

他有时候感到自己在走自己父亲的老路,但是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父亲的高度。

当初黄福由工部尚书发配军中,就是负责南征安南大军的后勤,依靠统筹安排的能力,他才最终又得到重用,成为了交趾的民政官。

也是因为在交趾期间的功劳,他父亲的所作所为被太孙看在眼里,如今才能得以回京,并且任了兵部尚书。

他如今身为武籍,想要成为尚书是不可能了,但是成为一军统帅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如今的太孙一直在筹谋攻略海外,若是未来能像英国公一样,成为一地诸侯,那么这辈子才算是真正的不负此生了。

赵永亮乘坐小舟来到南港岛的时候,黄渊已经把大部分任务都分配了下去。他谨记着太孙的嘱咐,吩咐各军,若是遇到奇珍异宝,都要上缴上来,会被给予大功。

赵永亮作为朱瞻基的身边人,自然也知道黄渊此人在朱瞻基心里的份量。但凭一个黄渊,自然无法跟他这个近卫军的指挥使相比,但是再加上他的父亲黄福,如果把自己跟黄渊摆在天平的两端,恐怕太孙还会偏向于黄渊父子。

所以他对黄渊也没有摆起架子,先拱手抱拳道:“黄守备,我羽林卫三千五百人已经集结完毕,只等守备安排。”

黄渊连声不敢,自谦了一番才说道:“渊位卑低下,自不敢对指挥使发号施令,不过殿下将转运战利品之任务交于渊,渊也只能鞠躬尽瘁。”

赵永亮笑道:“我自然明白,这三千五百人,就听从守备安排了。”

黄渊也不再谦让,点了点头说道:“安治川位于大阪港北侧对岸,那里原本是日本倭皇与将军府的私人仓库,虽然这里的大部分物资都已经被转运走,但是还有几个仓库的货物,其中不乏贵重木材与布料。此乃肥差,但是也更怕军士起了私心,所以才交给羽林卫来负责此地货物的清点与转运。”

赵永亮毫不自惭地说道:“羽林卫是殿下的亲军,所有将士自然以殿下利益为重,绝不会做出有损殿下和大军利益之事。”

黄渊笑道:“渊自然是相信羽林卫的,上岸之后,还请指挥使能派五十人于我,根据锦衣卫的暗探汇报,在外城还有一处仓库比较重要,我准备亲自去看看。”

赵永亮也有了一些兴趣,低声问道:“是什么仓库?”

黄渊看了看四周才说道:“有可能是倭皇准备从奈良运到关东江户的白银和黄金,在我大军封锁了海湾之后,这些银子转运不便,他们更怕露馅,所以就地掩埋了起来。”

赵永亮精神一振,如果能找到这些黄金和白银,那可是大功一件啊。他看了看黄渊和煦的笑容,明白了过来,这是黄渊在分功给他。

黄渊只是一个守备,凭借的都是外部力量,自身的实力远远不够。他如果独占这个功劳,也吃不下去。

但是拉上了跟太孙关系最密切的羽林卫,虽然要分出一半功劳,但是有了羽林卫的支持,也没人能抢他的功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