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 家祚(第2/3页)

坐在宽敞的客厅里,山名氏利坐在椅子上,习惯性地脱掉了鞋子,又想起自己并不是坐在榻榻米上,重新把鞋子穿上。

“陆家主,昨日还跟纪统领见面,他并没有说要外出,而且他还接了小女来,却丢下她一个人在此,成何体统!”

扮作陆仲的冯田本来就是一副和善的面孔,要不然当初也不会选择他来冒充茶叶商人。听了山名氏利的质问,他依旧笑呵呵地抱拳说道:“叨扰名主年余,今日正想与名主重新自我介绍一番。”

山名氏利还有些发懵,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只听“陆仲”又说道:“本人乃大明帝国皇上第一卫,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冯田,向名主问好。”

大军今日就要发动对大阪的攻击,纪纲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哪怕不参与战争,这个时候也要召集隐蔽在日本的暗线,将战争爆发后,日本各地大名的反应记录下来。

那些名主是值得拉拢,那些名主优势需要打压的,那些是必须要消灭的。这些情报在大军正式登陆之后,就必须要送到太孙殿下的手上。

所以纪纲当然不能在偏于一隅的石见银山这里等待情报汇总,而是从出云国这里来到了京都,在这里等待暗探们的汇合。

而战事一起,他们这些人也无需再隐瞒身份。从今往后,他们就不需要再过隐姓埋名的日子。

而且冯田他们对这位山名氏利的名主也算非常了解了,知道此人虽然因势崛起,从京极家族手里要回了石见国,但是也算不上能力出众。

被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他一直活的小心翼翼,哪怕就是知道了他们的身份,也不敢到处宣传。

山名氏利果然被吓到了,听到冯田的自报家门,他吓的差点站了起来就想跑。

但是随后,他看到冯田脸上的笑容,才没有这样做。

艰难地挤出了一丝笑意,他也作了一个揖,问道:“那么,纪统领也不是一个护卫统领了?”

冯田竖起了大拇指笑道:“纪统领的真实身份是我们锦衣卫的这个……”

山名氏利一下子瘫坐在了椅子上,嘴里连声说道:“难怪,难怪……”

纪纲的大名可不仅仅只是在大明有名,在日本等周边小国,也是无人不知。

山名氏利原本就怀疑为什么一个护卫统领对家主怎么会不怎么尊敬,而这位家主也不在意,现在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过来。

不过日本的统治阶层本来就是由贵族和护卫组成的,所谓护卫,就是武士,他们不像大明的从属关系,更像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大名起源于名主一词,名主指有名字的田,即私人土地,大名指拥有大量土地的人。

平安时代后期,大量国家所有的土地、庄园被赐予藤原氏等贵族或侵占,瓦解了班田制。贵族在京都执政、玩乐,其拥有的土地、庄园交给家臣打理。他们精通武艺骑射,充当贵族的打手,演变为后来的武士。

平安晚期,天皇权力大减,退位实行院政。然后拉拢武士充当爪牙,对抗藤原氏贵族,贵族的土地被武士们抢走。

天皇和贵族对抗,双方都依靠武士。平氏、源氏武士集团首领平清盛、源赖朝乘机先后建立平氏政权、镰仓幕府,效忠他们的武士拥有的土地被合法化了,成为名主。

到了如今的室町幕府时期,跟随足利尊氏起兵的武士首领们被封为守护,统领一国或数国的武士,统称为守护大名。

所以在日本,武士与贵族之间是一种合作的上下级关系。山名氏利即使有时候觉得纪纲表现的对家主不算尊敬,也认为是他实力的体现。

想到自己与这样一个狠人称兄道弟,还把女儿送进了他的怀里,他现在的心里只有惊喜。

有了这样一层关系,这位纪指挥使应该会帮着他了吧。

他随后问道:“不知道纪指挥使如今去了何处?”

冯田笑道:“我大明皇太孙殿下率领二十万大军来惩罚室町幕府,今日已对大阪进行攻击,纪指挥使为了配合大军行动,目前已经去了京都。”

山名氏利心乱如麻,这个时候已经忘记了今天过来想要干什么的。

日本已经被封锁了半年,所有人都知道战争一定会打响,这一天终于来了!

纪纲虽然在五月初二就抵达了京都府,但是他并没有留在户籍管理严格的京都,而是住进了琵琶湖畔大津的东来寺。

这座寺庙建于唐朝,几经战乱,但是都顽强地保存了下来。

而这座寺庙里的和尚,全都是对大明心怀仰慕之人,也是锦衣卫在日本最大的据点之一。

纪纲从石见离开的时候,身边还只有数十人,但是从初五之后,以前布置在日本各地的暗探们就陆续汇合,人数已经超过了五百。

这么多人在其他地方出现,都很难隐匿。但是东来寺依山傍水,占地广阔,哪怕近千暗探全部集中起来,也不会被发现。

而且这里也算是日本的中心地带,不管是哪里的暗探,到这里来的距离都不算太远。

这几日,纪纲日以继夜地统计着各方面汇总来的信息,将这些情报分门别类,按照不同的针对模式,整理成册。

现在才初十,许多偏远地区的暗探还没有来到,纪纲内心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生怕误了大军的进攻。

但是表面上,他依旧一片平静,与这些许久都没有见过的下属们拉拢关系。

这些人以后可能大部分都会回大明,再也不会再有上下级关系。但是他们都是对日本非常熟悉之人,以后就是回了大明,可能也会从事与日本有关的工作。

留下这段香火情,对他以后在日本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如今庄敬和庞瑛都不在身边,但是将近十几年的权倾朝野,纪纲的身边还是有一大批得力的助手。

到了五月十一这一天,虽然还有下属依旧没有赶到,但是纪纲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将统计好的日本各大名反应登记了两个册子,召集了一百个下属,分成两队,将情报分别交给了他们,让他们送到一百里外的大阪。

这些人分成了两队,一队的领队是原本就在京都平原负责搜集信息的郭林,他率近二十人从陆路前往大阪。

而另一队的领队则是东来寺的和尚悟名,他带领八十人从水路沿着淀川河一路向下,硬闯水路关卡。

郭林在日本的身份是一个倭人武士,他保护的倭人小商人,就是锦衣卫收拢的日奸。

两人对京都平原的局势非常了解,一路上避开关卡,遇到小型势力直接灭口,在十二这天中午,终于抵达了大阪外围。

他们一路还算顺利,只是损失了一个人,另有一位同僚因为大腿受伤,被他们安置在了八番镇一个相熟的小商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