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新气象(第3/3页)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朝廷支出的经费少的可怜。支出最大的,就是人工的费用,还有地方政府截留的商税。

除了水泥厂,现在大明建设最多的就是板车厂。

板车的制作实际上非常简单,一个刚出师的木匠就能做。唯一带点技术性的就是木制车轮的制作和轴承的制作。

这一点被工部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让工部参股,才给各个厂家提供现成的轴承。

板车的需求量大增,是跟水泥的生产是离不开的,也跟混凝土道路的出现离不开。

原本的板车,因为载货量少,道路不平整,加上缺少牲畜,所以需求量并不大。

在许多乡村里,一辆独轮车就能满足农户的需求了。

但是如果道路平整了以后呢?这样的道路对车轮的损耗极小,载货量又一下子大增,所以板车的优势就是独轮车比不了的。

修路需要运送砂石,需要运输水泥,这些都需要板车来运输。所以混凝土路修到哪里,哪里的板车需求量就会大增。

不少商户已经看到了这些商机,跟着工部修路的队伍,开始做起了各种生意。

而修路的队伍,原本最开始是服徭役的农户,但是几个月以后,这些农户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朱棣接受了朱瞻基的建议,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各地的卫所兵。

虽然现在的卫所兵还没有腐化,但是大明如今吏治清明,虽然不能说天下太平,但是最少在中原地带已经没有了多少战事。

之所以说没多少,是因为还有两个地方不算太平,一个是山东白莲教的唐赛儿还时不时的闹点事,一个是山西广灵县民刘子进与刘兴、余贵等人聚众起事的风波刚刚平息。

刘子进自言在石梯岭遇道人而得异术,自封官职,以皂白旗为号,夺太白王家庄的驿马,杀大同卫卒。

永乐十四年正月十九日,朱棣命行在中军都督金玉为总兵官,蔡福为副总兵,率军前往征剿。

五月,刘子进等一百三十五人被械送北京。成祖命将其首领斩首示众,其余则被发配交趾充军。

至于白莲教,因为没有起事,如今各首领都隐匿民间,所以还没有对他们动手。

朱瞻基先来到火器场,巡视了一番火枪的生产情况。

现在的火枪还比较简单,最主要的就是枪管。枪管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木制枪托,燧发装置,还有安装,都费不了太多的事。

如今每天都能组装五千只火枪,要不了几年,大明的士兵,包括巡捕,就都能换上长短火枪了。

随后,朱瞻基来到了铸压场,这也是目前大明防护最森严的工场,因为这里生产的是金银铜币。

想要开办银行,最重要的就是货币储备金。现在可不是后世的信用社会,纸币和电子数字都能成为货币。

要想让老百姓认可,就必须是铮铮亮的金币或者是银币。银行想要得到认可,没有足够的金银币储备,拿着金银票取不出来金银,那一下子就完蛋了,再也不会有人认可了。

所以,朱瞻基一开始一直没有打银行的主意,一直等到在日本获得了巨量的金银,才筹备起银行事宜。

铸压场这边,原本只有几架压铸机,现在也增加到了四十架,这些压铸机每天三班倒,就能压铸出八万两银子左右的银币。

朱瞻基带回来的这七百多万两银子,也就只能满足三个月时间的满负荷工作。

所以为了钱范的安全,朱瞻基也不准备再扩大规模了。工场越大,负责的人越多,也就越难控制整个过程中的钱币安全。

实际上,如今的大明的货币储备当然不止朱瞻基带回来的这些,因为在银币出来之后,大明就已经取消了银锭和金锭的流通权,所有涉及商业,税赋的交易,都必须用金银币来交易。

所以这一年来,大明已经有了超过两千万两银币在市面上流通。光是通过货币的转换,朝廷就获利最少百分之五。

因为不管是金币,还是银币,都不是纯金纯银,有一成是其他合金,而占了百分之十重量的合金,价值最多是货币价值的一小半而已。

朱瞻基巡视完毕,问银作局的太监钟大勇:“如今内库还没有兑换出去的金银币还有多少?”

钟大勇愁眉苦脸地说道:“殿下,如今禁止使用银锭,银作局在京城的衙门,每天来换银币的人络绎不绝,哪里有库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