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蒲家(第2/3页)

当然,现在大航海时代还没有开始,西方人永远不可能再有这个机会了。

巡阅了一番,朱瞻基对整个舰队的情况也亲眼目睹了一番,心里有了数。接下来,就不需要他事必躬亲了。

其实他也知道,一些下属认为他这个太孙亲自进入臭烘烘的养殖船,食物船,净水船去检阅有失身份。

但是对他来说,必须要掌握所有的情况,才能安心。

回到了自己的旗舰,打发了众人去更衣,今天是他又一次晋嫔的日子,这些亲近的下属们,一个个也回来凑个热闹。

舱房内,内侍们用船上预备的仪仗用红绸,布置成了一个新房的模样。哪怕仪式再简单,也必须要过一遍否则的话,想要上玉碟,就不是那么容易。

除非是像和子,贞子那样是一国公主,为了政治目的,宗人府才会将名字记入族谱。

沈氏只是一个普通民女,纵使再漂亮,不经过预先报备,经过礼部的见礼,想要被记入族谱,那是难上加难。

朱瞻基既然看中了她的美貌,当然也不远让她一辈子没有名分养在宫里。这样的嫔妃,还不如一个女官吃得开,更没有生子的权力。

不过朱瞻基这个时候也不会让沈氏生子,有刘承徽在身边,先按时给她服短期避孕药就好了。

宫里各种助兴的药物与避孕的药物都有,避孕药有长期和短期之分,短期的一月要服用一次,不会怀孕。

至于长期的,那是虎狼之药,服用了以后就失去了当母亲的作用。

沈氏上船以后,就被安排了一个单独的舱室,距离朱瞻基的舱室只隔了一套马欣的舱室。

她上船之后虽然有短暂的晕船不适,但是第二天就适应了下来,让所有人都颇为惊讶。没有想到她看起来柔弱,底子倒也挺好。

朱瞻基派锦衣卫秘密查探关于她的消息,等他们到了泉州,就应该会有消息过来。

她如果只是被内侍们训练一些伺候人的事还好,若是被内侍们训练成一个暗探,那么孙林,余先他们就该被处死。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孙林是金阔一系,他们跟余先的关系属于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对立状态。

要真有阴谋,也不会双方一起合作。既然合作,那就是看准了朱瞻基的嗜好,只是单纯的投其所好。

不管是什么目的,朱瞻基也准备先把她吃下去,要是没有问题,就当养了一支赏心悦目的花儿,要是有问题,朱瞻基也不会怜香惜玉。

一夜风流,第二日抵达泉州湾,海湾四周密密麻麻全部都是一艘艘大大小小的福船和宝船,当真是一眼看不到边。

悬挂着龙旗的旗舰,在小船的引导下,穿过了数十里长的海上通道,通道两边,都是大明等待巡阅的舰队。

朱瞻基的旗舰所经之处,都能隐约听到士兵们的欢呼声。

朱瞻基手持望远镜站在船头,看到那些欢呼的士兵,每一次挥手回应,都能看到他们行着军礼回应。

看到这一望无际的海上城市,朱瞻基的心中踊跃出来的是无尽的自豪。

这个时代,就是属于大明的时代。

旗舰抵达泉州港的时候,可以看到无数的百姓在岸边跪拜。

虽然泉州是南方大港,但是从朱元璋海禁之后,这里就逐渐没落。从东番迁移回来的民众与本地民众矛盾众多,曾经的南方第一大港,最富裕的上府,如今却是官员们闻知即怕的大坑。

但是自去年开始,这一切都有了变化。

首先是自夏季开始,内监就派来众多采买使,在泉州附近采买物资,原本被关停的造船厂,现在又重新开业。

虽然朝廷并没有取消海禁的旨意传下来,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海禁已经名存实亡。

那些私人海商门虽然不能直接出海,却能将自己的货物平价卖给内监,赚取一定的利润,这里又逐渐成为了南部的商业中心。

朱瞻基东征归来之后,就又以征兵的名义迁移了近十万民众到东番岛,这一举措更是大大缓解了当地的百姓矛盾。

在泉州民众看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百姓获知太孙将会亲自出海,并且在泉州暂留的时候,他们就自发地来到了晋江两岸,欢迎太孙。

泉州这数百年来虽然富裕,但是却因为远离中原,历朝历代的皇室都没有来过泉州。

在历史上,唯有南宋的宗室,逃到这里来,却被蕃客回蒲寿庚一下子杀死三千余人。

这是泉州的黑历史。

因为此事,当朝太祖登基以后,将死了几十年的蒲寿庚还挖出来鞭尸,并罚其后人永世为奴为娼。

但这件狠事,泉州人并没有骂朱元璋,还夸他做得对,做得好,大快人心。

因为这个蒲寿庚,包括蒲家,实在太可恨了。

蒲家先辈是在五代十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十世纪定居占城(越南)的西域(阿拉伯)海商。他们依靠贸易赚钱之后,在宋朝立国之后就移居广州,经营商舶,成为首屈一指的富豪。

十三世纪初宋宁宗时期嘉定十年,蒲家全族从广州举家迁往当时的第一大港泉州定居。而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还曾担任过安溪县主簿,并曾因贸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节郎”的官衔。

咸淳十年,海寇袭泉州,官兵无能为力。蒲寿庚与其兄蒲寿宬为保护家族的巨大利益,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助官宪击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称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安抚一路之兵事民政,执掌福建兵事民政要职。统领海防,权力很大。

蒲寿庚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凭借权力更大规模地开展香料贸易,并可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财富。

蒲家的船队越来越大,最多是超过千艘海船。在宋末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三十年。

显赫的权力与雄厚的海上实力相结合,使蒲氏成为宋元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景炎元年,蒲寿庚获任为福建、广招抚使,总海舶。兼主市舶。

但是,在蒙元南侵之时,深受宋廷宠信的蒲家,开始大力接纳宋廷宗室,后来却给了宋廷重重一击。

宋高宗建炎三年,三百多赵宋宗室子弟随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并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宋末,宗室成员已达到三千多人。

德祐二年二月,元军南下,包围临安。

同年三月,元丞相伯颜陷临安,恭帝降,南宋事实上灭亡。南宋遗臣奉恭帝兄赵昰入闽,欲图恢复。同年五月,赵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为端宗,年号景炎元年。

同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为避元军,南宋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奉宋端宗赵昰及卫王、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