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分道(第3/3页)

当然,要金银的话,也必须存在银行里面。

今后的朝廷会逐渐加大对大额金银流通的控制,金银锭也将逐渐退出市场,由金银币取代。

他也详细介绍了银行贷款的条例,只要是能有抵押物的,都能直接从银行得到贷款。朝廷今后还会加大对商户的扶持力度,增加他们的竞争力。

众商户能够近距离接触到朱瞻基,一个个倍感荣幸,他们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朝廷授勋,在朱瞻基这里也得到了满足。

临走之时,朱瞻基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一个小册子,上面对银行贷款,大额金银的运输控制,银行转运金银的费率,都做了详细介绍。

其中也包括了让商户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今后朝廷将会每年都挑选一批商户进行褒奖,授勋。

当然,这一切要等到他回来以后才能进行,朱棣对商户可没有多少好感。

至于朱高炽,那就更不用提了。他一直把商户当做是社会的负累,认为商人是祸乱之源,秉持坚决打压的态度。

没有感觉到商人们带来的威胁,朱瞻基的心情也就更好了,等朱真和黄渊他们将泉州的所有船只都编入了指挥系统。

孙林他们将内线也安排进了所有的船只,并且承担起教育的职责,然后所有的商船同时起航,趁着北风正好,开始南下。

郑和对朱瞻基改变计划有些意料未及,但是也没有严辞反对,听了朱瞻基的安排,只能有些失落地领了军令。

他知道,朱瞻基对他有了成见,他现在说的越多,印象会越差。

舰队又多了一支从日本追过来的船队,这是庄敬和庞瑛带着两千倭寇从日本前来,他们将会跟随朱瞻基一起,探寻南洋诸岛。

而薛禄和朱真他们,虽然不知道朱瞻基与郑和生疏的原因,却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海军总监这个仅次于海军都督的位置,可是有许多人眼红的。

从京城走的时候,还是寒冬腊月,但是泉州这里却已经进入了春天。

如今的木船因为有着最厚达到一米的原木间隔,冬暖夏凉,但是当进入到这热带地区开始航行的时候,船舱里面就热了起来。

所有的人航海,都喜欢冬季,因为哪怕冷一点,船舱里面也不会冷,最多到了甲板上,多穿两件衣服。

但是进入热带地区以后,船舱里面的热度让大部分人都难以承受。

特别是朱瞻基的旗舰上面,因为有女眷在,士兵们在甲板上调整船帆,是不能光着身子的。

如今的布料和丝绸价格昂贵,几乎每个人就只有不多的几套衣服,那些百姓,能有一套体面的冬衣就是有钱人了。

即使战士们的衣服是军队发的,但是一年就那两套,所有人穿衣服都是小心翼翼。

在船上干活,到了热带地区,几乎所有人都是光屁股,最多穿一条牛犊裤。

但是能在这艘旗舰上面干活的水手,一点也不嫌弃天气热和浪费衣服,光是为太孙服务的自豪,就足以让他们不在乎这些了。

当然,他们的衣服也会多发一套。

朱瞻基让人在他这艘旗舰的船尾甲板处,修建了一排木屋和泳池,这里比甲板要矮了三四米,又有木屋挡着,当他带着自己的妻妾来这里享受阳光和海风的时候,让人用布幔再挡住上面,就能形成一个私密的世界。

在这里,还有几张特意打造的木制躺椅,和竹制躺椅。木制的躺椅用布包着厚厚的棉花,躺在上面十分舒服。

如果不看这木制的船体,这一切的享受跟几百年后相差不大。

一开始,几个女人还害怕这里,因为这里距离海面有足足十五米的高度,当船航行起来之后,那推开的波浪让人有一种耳晕目眩的感觉。

但是当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她们一个个都喜欢上了这里,因为只有在这里,她们才能穿着单薄的衣服,享受海风的吹拂。

整个舰队开始了一股学习大潮,王景弘也开始积极筹备各种运动竞技活动。

两天后,船队在后世的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分开,郑和率领大半货船和一部分保护的海军舰队将从这里一直向西南方航行,前往交趾,占城,真腊,暹罗进行贸易。

而朱瞻基率领着羽林卫和一半的海军以及小部分货船,先前往正南方的吕宋。

他们这支船队将会大约沿着后世的菲律宾,巴拉望群岛的北方,再到苏禄国,渤泥国,然后与郑和舰队在旧港汇合。

随后的舰队依旧会分开,大批的货船将会留在旧港,与周边小国贸易。而朱瞻基会率领舰队前往爪哇进行贸易,并且将探访南洲,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