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控制手段,解开心结(第2/3页)

这个上府的知府,是名正言顺的四品官员。从一介白身到四品知府,如果是在大明境内,肯定会遭到百官反对,吏部肯定不定不会用印。

但是现在是在海外蛮夷之地,那些官员把到交趾任官都视为流放,更别说这跟大明并无陆地相连的孤岛了。

朱瞻基这次带出来了这么多的文人,目的就是想要让他们躲在海外进行一番历练,所以不怕没有地方安置他们。

等他下西洋回来,这些文人也都历练一年多了,是不是人才,已经能够看出来了。

跟着黄渊来到了他的公房,许柴佬看到他的房里那几十个文书,还有堆积如山的公文,就知道这个守备虽然官职不显,但是绝对是殿下重用之人。

黄渊将他请到了自己的桌前坐下,然后拿出了一叠文稿问道:“许总督,我这里有一些吕宋的调查,想先与你交流一下,看看数据是否有偏差……”

面对黄渊,许柴佬就自在的多了,不像在朱瞻基面前进退失措,有了一方大豪的气势。

“黄守备请说,鄙人知无不言。”

“自永乐五年,许总督第一次返回福建,这十年来共从福建迁移过来民众约四千五百人,过半都是青年民壮。”

许柴佬点了点头说道:“海禁之后,东番民众迁移回了泉州,漳州等地,人多地少,总要给乡民找一条活路。”

黄渊笑着说道:“我不是要跟你清算旧账,殿下对许总督的所作所为是支持的,所以不必忧虑。”

许柴佬点了点头说道:“数量差不多,不过这些年乡民成家立业,繁衍后代,又多了数百孩子。”

黄渊问道:“是否大多都是与土人妇女成婚?”

“是!”

黄渊叹了口气说道:“背井离乡,都不容易啊。”感叹了一番之后,黄渊又问道:“许总督现在名下有十二艘两千石以上大船,如今具有战斗力的民壮,加上从土人雇佣的民壮,押运,自保的民壮大约是三千人,可对?”

许柴佬最开始的势力不敢扩张,但是从获得郑和的“封官”之后,以总督的名义,将暗处的力量摆上了台面,也有威慑当地土人的意思。

所以他对朝廷知道他的实力并不惊慌,承认了下来。

黄渊又询问一番他如今控制的区域大小等问题,递给他一张纸说道:“这是殿下吩咐给你准备的物资,这些物资全部都不要银子,但是你要尽快将吕宋岛上的所有人进行登记,并且要给所有人起中文名字,还要让他们学会说大明官话而不是闽南话。”

“这如何做的到,鄙人名下会说大明官话的也不到两百人。”

黄渊笑着说道:“你先看看清单,其他问题我们稍后再谈。”

许柴佬一看到清单的第一列,五百支火枪,就彻底震惊住了……

……

……

与此同时,郑和与朱真率领右军,沿着大明南海一路西行,向着交趾的方向行进。

虽然交趾与大明接壤,但是从泉州出发,距离吕宋的距离更近一些。加上此时正是正北的信风期间,南下的船队速度更快,朱瞻基他们抵达吕宋的时候,右军才行驶到儋州海域。

郑和这些时日一直在后悔自己低估了朱瞻基的控制力,自己原本以为微不足道的小事,现在却导致了两人之间有了巨大隔阂。

他的权力就来自于皇室的信任,当缺少了信任,他的权力自然就变小了许多。原本许多可以一言决断的事情,现在都有些畏手畏脚了。

最明显的例子,如今舰队的海军总兵,第三舰队的总兵官朱真,就因为朱瞻基对他的态度,娱乐一丝提防。

这段时间,他一直喜欢跟最近备受皇上和太孙重视的中和子闲聊,这个医术出众的道长,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着非常吸引人的魅力。

每次跟他聊天,总能让郑和觉得很舒心,一切烦恼在他这里似乎都能找到答案。

郑和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高人,更是拥有让人敬佩的济世情怀。以七十三岁的年纪,远赴万里到交趾,就是为了寻找解决瘴气的方法。

郑和也与他就宗教信仰,进行了一番探讨,可是关于这方面,中和子也没有答案。

郑和对绿绿和佛教都有深入的研究,甚至因为明朝将道教列为国教,对道教也有一些研究。

他一直在思考宗教之间的差异,并且对各种宗教的教义进行研究,想要寻找出一条相同的出路。

不论什么宗教,在正义、爱人、施舍、爱仇敌、禁食、祷告、光明、勿爱钱财、毋论断人、真诚无欺、听道行道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

在各种道德标准上,所有的宗教也都大同小异,可是为什么,这种普世,慈爱在面对不同的信仰的时候,却会变的暴力,残忍呢?

他去过很多小国家,在不同的信仰之间,似乎根本就没有和平相处的道路。

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厮杀,斗争,百年不绝。耶路撒冷几千年来征战不休,印度教派在南亚将佛教几乎灭绝。

全世界唯有大明,在强权的统治下,让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合一。

但是大明只有一个,在其他地区,没有任何一个政权能够统一各方势力,甚至强权还成为宗教的打手,而不是能控制宗教。

所以郑和一直期望大明的势力能够统一世界,让所有的地区人们都能和平相处,这是他认为能够得到和平的方法。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点小期待,从来不敢与人说。他不知道,要是让朱瞻基知道他是这样想的,一定会更加重用他。

一个国家统一世界,这是朱瞻基都不敢幻想的事情。要是现在的大明拥有后世的科技,这件事还有可能。

但是在这个时代,落后的科技拉长了空间的距离,一个国家想要统一世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从应天府发布一条命令到耶路撒冷,恐怕要一两年的时间。派兵过去,要是走陆路,一年都走不到,试问这样的情况,如何能有效管理。

统一世界,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已。

就像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这句话从道理上来看,似乎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

先不说地球在转动,也不说宇宙间根本没有支点,更不提没有这么大的杠杆。

就假如满足所有的条件,假如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长杠杆,并且找到了合适的支点,阿基米德就能举起地球吗?

假如阿基米德真能将地球举起一毫米,他的手握杠杆的一端在宇宙空间里就需移动一个大圆弧,这个弧的长度大约是1×10(17)km。

也就是说,阿基米德如果要把地球举起一毫米,如果阿基米德举起的速度是每秒一米,那么根据方程式来计算,大约需要三亿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