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环岛之行(第3/3页)

但是被山脉环抱的区域,这里比布里斯班要大一些,光是这片区域,就能养活数百万人。

从矿产资源上来说,悉尼所在的区域比较少一些,但是这里有水,所以在这里建设一个补给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后世的开矿期已过,朱瞻基也不记得悉尼这片区域有什么大的金矿或者是铜矿。

与在布里斯班一样,一万八千人同样对四周的环境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一次,也只通过当地的土人,找到了一座金矿,还有一座煤矿。

虽然找到的矿产少,但是悉尼附近的环境还是很让人满意的。这里气候适宜,河道纵横,还有几百平方公里的平缓土地。

不过对这些宗室来说,没有金矿,就不能让他们满意,这一次,有心想要留在这里的宗室就少了许多。

不过朱瞻基不在乎,因为后面还有墨尔本,阿德莱德,珀斯这几处金矿群。

再次从悉尼出发,因为这片山脉包围的区域发现的矿产少,土人更少,舰队甚至没有留下人,全体人马一起向南航行。

而这个时候,舰队也初次经历了南洲的大风。

墨尔本附近的大风,在后世都是非常出名的,而且这里的雨水,也要比其他地方更多。

但正是因为充沛的雨水,造就了墨尔本附近的千里良田,让这里变成了南洲最大的粮食产区。

在选择墨尔本还是阿德莱德作为第三个据点的时候,朱瞻基犹豫了许久,最后把这件事与众下属商议了好几次,也没有拿定主意。

从先期开发上来说,阿德莱德肯定比墨尔本更合适。这里是南洲最大的矿区带,不管是金矿,铜矿,还是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都非常多,世界十大金矿之一的奥林匹克坝就在城市的东南方。

墨尔本所在的州虽然有着无数的矿产,但是距离墨尔本的距离都不算近,而且都集中在西部,与阿德莱德交界的区域。

但是墨尔本的肥沃农田多啊,对于以农为本的大明来说,能种粮食的土地是最重要的。

一直到船都抵达墨尔本了,朱瞻基最后还是推翻了来南洲之前的计划,在南洲建立五个重要的移民点,多的一个建在阿德莱德。

也因为这个决定,舰队又多耽搁了半个多月,不过多了这半个月的时间,也让大明舰队与当地的奴加部落建立了一种密切的贸易关系。

南洲南北的土著群体是完全不同的,北部的部落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小部落。

而这个奴加部落,因为地处温带地区,为了抵挡寒冷的天气,就必须要族人同心协力对抗大自然。

所以在南洲的南部,部落少,但是部落都很大。

这个奴加部落就是南洲南部最大的部落,人口甚至超过了五万人。

在整个部落内,不同的人分工明确,已经形成了政府的初级模式,只是在管理是,还比较粗放。

这里的女人也是最热情的,那些土人甚至专门组织了几百个年轻的女孩,送到大明士兵的面前,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留种。

这些女孩虽然长的不怎么样,但是年龄小,身体好啊。虽然大部分大明士兵接受不了她们,但是想要在她们身上发泄浴火的,也不在少数。

因为这层关系,奴加部落与大明的接触是最密切的。大明的精制食盐,还有青瓷粗碗,是他们最喜欢的商品。

而铁刀和长矛,更是让他们愿意用同等重量的黄金来换。

他们没有炼制铁器的能力,狩猎用的还是木棒与石头,陷阱。

铁器的锋利,坚硬,都是他们以前不能想象的。而南洲的南部又是金矿遍地,他们拿捡来的黄金换取这些铁器,自认为还占了便宜。

没有战争,没有争执,这里的土人们在一开始,都是以一种包容,甚至是欢迎的态度面对大明的士兵们。

当然,这只是开始,当资源争夺,土地争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矛盾自然会产生。

但是这些是以后的事情了。

船队抵达珀斯的时候,南洲也进入了夏季。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刚抵达珀斯,舰队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病毒侵袭。

在初夏的季节,竟然会面临伤寒的侵袭,不要说朱瞻基,就是那些医师们也没有想到。

为了防止蔓延,刚上岸的士兵们全部被分开,回到了自己的船上,隔离开来。

除了医师和传令兵们,所有船只之间互不联络,医师们也忙着救治病人,但是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舰队还是死了超过两百人。

这个损失比当初跟明古鲁开战死的人还要多,也让因为黄金兴奋的士兵们,第一次变的士气低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