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2/3页)

在海龟岛的那座格拉斯伯格金矿,虽然也比较集中,却是位于山顶。而博丁顿金矿只有两个矿区,位于距离海边不到五十公里的山丘间。

珀斯当然不止这一座金矿,这个金矿是二十世纪末期才被发现的,而珀斯这里被开发,却是因为一开始的英国人就是河口发现了金沙。

这里的金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集中的地方,在距离珀斯不远处的卡尔古利,那里也是世界十大金矿之一,等于这一个地方,有两座世界前十的金矿。

特别是卡尔古利,虽然位于戈壁滩中心,但是黄金遍地,在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金矿区。

不过那里因为位于内陆,交通不便,所以朱瞻基暂时根本没有想过去开发。

博丁顿金矿顺利被找到,除了这里,珀斯附近的一些零散金矿区也被发现。

这个时候,朱瞻基为了提高士气,下令士兵们轮流执勤,建设补给点。剩下的人,可以在金矿区去采集金沙,所有的收获都是自己的。

这的确让士兵们的情绪高涨了许多,不管什么时候,黄金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吸引人心的东西之一。

这些士兵们当兵,除了混口饭吃,不就是为了求财嘛!

这个时代,提那些虚无的爱国主义都是空话。

朝廷没有银子,连大军都难以调动。

因为流感和淘金,大明的大军在珀斯这个地方,多滞留了一个多月,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初了。

一个南洲的探寻,原本准备用三四个月,但是现在五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围着大陆转一圈。

朱瞻基很清楚,自己这一行人自从离开南洋,所有的方向,航道,都是陌生的。留守南洋的人再急,他们也很难找到自己。

而半年没有朱瞻基的消息,无法传递消息到大明,现在的朱棣,恐怕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该回去了……

至于博丁顿金矿,还是跟以前的金矿一样,丢在了那里。

以土人的能力,根本无法开采金矿,他们最多,也就是捡一些零零碎碎的金块或者是金沙,损害不到大明的利益。

更何况,等大明人带来了更多的商品,他们手里的黄金最后还是落到大明人的手里。

十二月初五,大军从珀斯出发,沿着南洲的西海岸向北航行。

这次回去又是逆风,航速依旧很慢,不过因为贴近海岸线航行,日子并不难捱。

之所以选择这个季节也是没有办法,如果一月顺着西北季风前来南洲,固然是快。

但是那个时候是南洲的台风季节,舰队只需要经历一次台风,就不知道要损失多少船,多少人。

原本舰队还想去一次帝汶岛,那里的帝汶人虽然没有直接跟大明交易过,但是他们依附着满者伯夷,跟大明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

可是如今刮起了西北风,向帝汶岛航行,是正向逆风。不得已,舰队在南洲的西北,选择了向东北方航行。

一路上,虽然主力舰队一直没有靠岸,但是羽林卫学的学员兵们,在朱瞻基安排下,将整个南洲的海岸线,全部都做了详细的测绘。

从后世的达尔文附近海域,舰队又回到了海龟岛,然后从这里转向正西方向。

舰队刚到马鲁古海域,就遇到了来迎接他的内监和南洋留守舰队,所有人看到朱瞻基他们安全回来,都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留守在星城的张勇,还有张谦,这半年来瘦了许多,张谦看到朱瞻基,更是激动地流下泪来。

朱瞻基他们一去半年,毫无音讯,而他们在南洋几乎每个月都会接到朱棣的询问,别提自己的压力有多大了。

大年二十九这一天,朱瞻基的座船终于抵达了旧港。

虽然这里依旧是炎热的夏季,他们要在炎热的夏季里过一个春节,但是所有人的情绪都高涨了许多。

这不仅仅是因为过年的关系,更是因为在旧港,有南洋最多的华人,这里也有南洋最大的鸡寨。

朱瞻基在这里好好休养了几天,这一趟航行,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他的几个女人,无不消瘦了许多。

给朱棣写了一份长信,将自己在南洲的经历,还有如何开发南洲的一些想法,朱瞻基都写了进去。

当然,更重要的是将从南洋到南洲的所有航海线路图,每个岛屿的经纬度,每个区域的不同时间的太阳轨道,全部都抄录了一份,送回大明。

有了这份航海图,即使朱瞻基不在家,大明也能直接派人前往南洲,为以后的开发做准备。

过了初五,朱瞻基才有心思关注旧港这里的情况。

自从大明军队直接消灭了明古鲁的万茂势力,如今这个区域已经被旧港直管。

施进卿从原来的一个地方势力,名义宗主,逐渐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地方霸主。

不过在推行汉化政策上面,他依旧没有拿出有效的管理制度,这让朱瞻基有些失望。

他不是解缙,金纯这样跟朱瞻基长期接触,并且接受了朱瞻基新式思维的人,他现在做人做事,依旧是老一套。

对于这一点,朱瞻基也无计可施。

因为他的统治目前是符合大明利益的,不能因为他这方面的不足,就换了他。

那么就只能慢慢改变他,让他按照自己的这一套方式来做事。

这个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给他布置直接的,明确的任务。

正月初六,朱瞻基在郊外的行宫接见了施进卿和他的女儿施二姐,儿子施济孙。

朱瞻基明确表示,要在苏门答腊岛上推行汉话,等他从西洋回来,这一年的时间内,苏门答腊岛上,最少增加五万以上会说汉话的人。

提到这里,他也毫不掩饰自己对施进卿的失望。

“孤原本以为,你身为新三佛齐的国主,会在孤五月宣布南洋各国以大明官话为通用语言后,积极推行这个政策,但是孤却没有看到你的行动。而且,如今岛上土人大部分依旧过西洋绿教节日,我大明如今最重要的春节,却依旧只有汉人在过,那些土人被排挤在外。”

施进卿战战兢兢答道:“老臣失职,让殿下失望了。”

“除了今年推行汉人与土人杂居之外,孤要你大力宣传汉族节日,服饰,要让整个岛上的土人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汉人的控制,可能做到?”

施进卿迟疑了一下,答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瞻基明白他这样的人思维已经定型,不进油盐,很难让他全面倒向自己。

他又看了看他的儿子和女儿,决定以后的重点放在施二姐这个在南洋留下悲壮记载的女人身上。

施二姐也是个能干的女人,在历史上,他跟同一时期的渤泥国的王后黄桂姑两人,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