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查案(第3/3页)

最好的结果就是去守孝陵,他最怕自己会被派去中都守陵,那里可远远比不上应天府繁华。

被关押在司礼监衙门,一直到了傍晚,才有个小太监给他送来了一份饭菜,让他在院子里的厕所里方便了以后,将他又锁进了房间。

这样的小太监他以往是不屑搭理的,但是这个时候却只能行礼道:“能不能给我送几份邸报,也好让我打发一下时间。”

小太监露出了一丝腼腆的笑容。“宫中禁火,今日怕是不行了。明早给你送饭,我给你带几份邸报来。”

“谢了。”这一刻,他觉得这个小太监份外可爱,可惜了,要是自己还当权的时候,也能提拔他一番。

屋内设施简陋,除了一张木床,一床有些发润的被褥,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他知道像他这样的高层内监,皇上不来,也会是王彦来宣读对他的处罚。

但是不会这么快有处理结果,他要在这里住一些时日了。

躺在屋内无聊,不一会儿马琪就有些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却听见了院子里有一些动静。

他一下子坐了起来,倾听着外面的声音。

房门被打开,几个咨情司的内监走了进来,其中的一个手中提着一个灯笼,让黑暗的屋子里面有了一丝光亮。

“马中官,这件案子陛下已经交给了殿下,殿下天黑刚回来就念着你了,请……”

跟着几个太监从西华门入了宫城,又从西沿着夹道一直来到了东华门处的咨情司。

一路上,马琪不时想要搭话,但是几个人没有一个理他。

这让他颇有一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怅然,难道真是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咨情司内,朱瞻基坐在宽大的单人沙发上,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马琪不敢怠慢,一进门就双膝跪了下来,叩首道:“奴婢马琪,罪该万死,请殿下恕罪。”

朱瞻基温和笑道:“来来来,坐下说话。李亮,上茶。”

刘万扶着马琪来到了朱瞻基右手边的沙发前,马琪战战兢兢,左边屁股搭在了沙发上。

待他坐好,朱瞻基才拿起了一份口供说道:“孤刚看完这份口供,里面还有几处问题不解,所以希望马中官能跟孤好好说说。”

马琪忙道:“殿下请问,奴婢一定知无不言。”

“自永乐十四年八月,第一批稻米运到山东,一直到永乐十七年三月,你们一共贪没三十多万石粮食,这也有七八万两银子了。加上你们低价进,高价出的利润,也超过十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赚的安稳,即便是孤,也不会因此生气,可是为何自去年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你们竟然敢一粒粮食也不运到灾区,这饿死人事小,引得百姓造反才是大事,你们就不担心?”

“殿下,奴婢兢兢业业,也就是赚点辛苦钱,本来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只是前年山东粮食歉收,粮价暴涨,因为奴婢运了大量粮食到山东,也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啊!”

“这话倒是新鲜,谁还能威胁到你?”

内监独成一系,又是皇室的家奴,不管文武大臣都管不到他们面前。当然,因为依附皇权,他们的权力都是皇室给的,所以只要皇室想要收拾太监,根本不需要国法,只需要家法就能收拾他们。

马琪深知这一次的问话关系到他的命运,他不敢隐瞒,但是也不甘从此就被边缘化,所以还想找几个替死鬼能帮他挡一些风雨。

他的眼睛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殿下请肃清左右,奴婢当一五一十跟殿下分说清楚。”

朱瞻基摆了一下手,房间里面就只剩下了李亮,刘万,还有孙林三人。

马琪这才开口说道:“殿下,永乐十七年过年,奴婢回京述职,遇到了赵王殿下。赵王殿下请了奴婢过府,作陪的不仅有赵王府家臣,还有山东都指挥使刘忠,以及宁波和山东的数位大粮商……”

朱瞻基脸上的笑容不变,内心却掀起了巨大波澜。他没有想到,这件事自己的三叔竟然也掺和进来了。

这件事说起来也有他的一份责任,大明宗室原本是不能经商的,但是从他开始打破了这个规矩。

郑和下西洋期间,赚取了大量财富,开了这个口子,勋贵里面做生意的人就越来越多。

只是这赵王本就掺和了跟日本贸易,赚的盆满钵满,不曾想竟然还看中了粮食生意这一点蝇头小利……

“这些大粮商都是何人?赵王叔又跟你说了些什么?都给我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