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2/3页)

他们这些人只有少部分的山贼和土匪,大部分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行军布阵。

他们不敢在北明山接受培训,但是不代表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短板,准备利用前往唐林城的这几个月时间,好好地训练一番。

朝廷一共派出了两百人跟随他们一起前往唐林城,这两百人大部分都是老兵,斥候,正副统领是毕业于羽林卫学第一期的两位年轻守备谢正和与刘高。

他们为唐赛儿她们这五千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培训,充当向导,将他们带到目的地。

北地的五月,草长莺飞。

虽然这里的夏天来到很晚,也很短暂,但是唐赛儿她们在最合适的季节进行万里跋涉,有着羽林卫学士兵的定位和斥候的引路,他们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

但是,在这个连道路都还没有的年代,万里的跋涉遭遇的困难依旧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从北明山前往唐林城,在蒙元西征的时候,已经打通了一条通道。

但是这个通道主要是轻骑兵的通道,那些车辆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行,十分艰难。

特别是经过许多河道的时候,因为当地的一些部落为了安全,拆毁了原本河上的桥梁,让他们不得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瓦剌部原本就生活中以叶尼塞河为主的八河地区,他们在蒙元大兴的时候南下,占据了新疆北部色楞河地区。

也就是说,后世的整个东西西伯利亚,一直到蒙古和新疆,都是他们的地盘。

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翌年,马哈木等人被阿鲁台抓获,运到应天府赐死。

在马哈木之后,他的儿子脱欢继任。他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

但是瓦剌部落因为大明兴旺而衰落,他们东部的部落许多都归附大明,剩下的不想归附大明的部落,退回到了八河地区。

他们已经不是大明的对手,他们的骑兵,面对大明的火枪,已经彻底失去了威胁。

但是在八河地区,他们依旧是毋庸置疑的霸主,不管是北方的野蛮人部落,还是西部的金帐汗国各部,他们都不敢与瓦剌人为敌。

唐赛儿他们五千人一路西进,带着充足的,能让他们食用一年的粮食。

朱瞻基对他们也是下了血本了,给他们每人按五百斤麦粉提供了粮食,还给每人准备了二十斤种子。

虽然这些粮食不足以满足一年的需求,但是他们手里有武器,有工具,北地的森林里面有着数不清的猎物。

当他们一路西行,这些粮食,还有那些食盐,布料,都成为了许多部落眼红的目标。

但是他们人多势众,一般的部落根本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一直到他们横渡叶尼塞河,抵达了瓦剌部落西部的外刺拉部落。

外刺拉部落居住在后世的德勒格尔河至叶尼塞河上游的原始森林中,住地为八河流域。

他们过着以狩猎为主、辅以渔牧的生活,为“林木中百姓”一部分。人数众多,有“秃绵(万)斡亦剌”之称。

在被大明驱逐出蒙古高原之后,他们不敢再东进,南下,只能躲在北地的森林中艰难度日。

对他们这些部落来说,不管是布料,还是食盐,都是他们急需之物。

如今大明对待归附的部落,愿意提供各种精美的布料与盐巴,包括香料。但是这些交易都被大明严格控制住了数量,他们自己吃够,想要再转卖就不够了。

外刺拉部落野性未训,不肯臣服大明,那么他们自然也就没有盐巴可买,在他们部落之中,不少人都已经患上了无力症。

现实迫使他们只能向西南的白帐部落进行交易或者干脆劫掠,那些哈萨克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部落势力,而突厥人更是抵挡不住他们凶猛的袭击。

但是,他们只能欺负一些小部落,因为实力的缘故,他们并没有直接进攻中亚盐池的能力。

唐赛儿他们携带的物资,充满了巨大的诱惑。

唐赛儿他们在一个多月的行军途中,一直在进行各种战术的演练。

大明自从有了可靠的火枪之后,各种阵势的演练就变成以优势火力消灭敌人为主,这些阵势是不适合只有五十支火枪的唐赛儿她们。

但是唐赛儿她们并不需要研究野外的对战,因为她们前往极西,建立唐林城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征战。

所以这一路上,他们更多地演练的是各种防御战。

林三虽然是这支队伍名义上的首领,但是他能控制的人还不足千人,五千人分成了七个小团体,各有各的利益诉求。

谢正和与刘高早就得到了授意,一直在暗中挑拨各家之间的关系,不让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团体。

他们本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现在需要朝廷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即便是他们以后在唐林城站稳了脚跟,但是依旧需要跟大明的贸易,才能维持基地的生存。

在面对异族的时候能够通力合作是必须的,但是如果面对大明他们也一块铁板,就不利于朝廷对他们的约束。

所以在这个团体里面,林三虽然是最强势首领之一,但是像高羊儿他们,对林三绝对不是言听计从。

相反,因为唐赛儿的女人身份,她反倒在各大团体之间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润滑油,她的话在许多时候,比林三的话更管用。

度过叶尼塞河,唐赛儿他们途径的地点是后世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里也是后世俄罗斯最著名的矿业城市。

在这里,她们直接进入了对方的包围圈。

战斗发生在一片森林之外的平原地带,外刺拉部落想要利用平坦的地形来增强灵活性和战斗力。

但是唐赛儿他们早有准备,一千两百辆装满物资的板车迅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方阵,几百女人和数千马匹被围在中间。

他们虽然都有马匹,但是大明提供给他们的马匹大多是驽马,而他们的骑术当然也比不上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外刺拉人。

所以,他们不会以己之短,去迎敌之长。

这个巨大的方阵因为连绵数里,自然不可能没有漏洞。但是别忘了,他们有五十支火枪,而且他们手里的弓箭也远远胜过了外刺拉人手里的短弓。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外刺拉人围歼了三天,也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只能怏怏退兵。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预备到,高羊儿他们都是土匪,本就不是好人,怎肯白白吃了这个亏。

有谢正和他们帮忙探寻外刺拉人的老巢,他们很快就掌握到了外刺拉人的底细。

五月初三的晚上,他们两千人离开了大部,用一夜的时间赶到了外刺拉人部落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