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胜利(第3/3页)

这白莲教不过是一些民间愚夫糊弄人的,这普通的村夫,村妇,竟然被选为圣子,圣母。

他不知道,要不是自己孙子快人一步,在去年的时候,大明就会因为他们这些人,引发一场大乱。

林三夫妇见朱棣只是次要的,主要的目的还是见见这个河中总督郑亨。

唐赛儿与郑亨算是旧识,去年三月,唐赛儿到北明山接收军械,当初就见过郑亨一面。

郑亨也知道唐林城的建设始末,知道朱瞻基不仅想要在河中地区保持威慑,更想把极北那些无主的荒地全部划入大明统治。

所以,唐林城现在虽然弱小,却也值得重视。

他这个总督不能一直高高在上,也离不开唐林城这样值得信赖的同胞的支持。

他支援了林三夫妇一批火药,至于火枪,因为没有得到朱瞻基的同意,却不敢给他们。不过他也承诺,今后将会往北方委派一支万骑,会帮助唐林城防御。

不过,唐林城在大军出征的时候,也有义务要协助大军筹措粮草。

唐林城现在当然做不到,他们总共才四千人,除了开挖金矿,连种地都拍不出人手。

不过到了秋冬就好了,从山东过来的家眷,今年冬季之前就能抵达唐林城,到了明年,唐林城的势力会得到极大的增强。

朱棣班师回朝,各部落都派出了大批的使者相送。

他们要一直将朱棣送到忽鲁谟斯,并且自备粮草。

而这个时候,在外征战了三个多月的张信,志满意得地在波斯圣城马什哈德等待着朱棣的圣驾。

自五月出征以来,张信目标明确地向西南进军,他此番出战被朱棣赋予了两个任务。

一个是杀伤帖木儿国的有生力量,一个是劫掠财富。

对朱棣来说,这里的土地不值钱,征服帖木儿国,为的是财富和平安。

所以,杀的帖木儿人越多,大明就越安全,抢的财富越多,大明这次征战,耗费千万军费,才能得到补充。

而张信这次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两个任务。

他一路沿着他们撤退的路线追击,在阿什哈巴德一地,就杀死超过十万反抗的勇士和百姓。

帖木儿人留下的狙击力量几乎被一扫而空,大部分部落仓皇而逃,忠诚于兀鲁伯的势力被张信衔尾而追,在里海南部的特雷克山口,杀死超过二十万人。

而这一战,也彻底击溃了帖木儿人的反抗之心,他们主动献上了财富,向大明臣服。

不甘于失败的剩余民众,只能沿着里海一路难逃,从里海南侧向西,向北一路逃亡。

张信一直追到了萨法维部落(后世的阿塞拜疆),被险峻的高山阻拦,才停下了脚步。

兀鲁伯和剩余的族人这个时候已经不足五十万,他们逃到了金帐汗国的地盘,并且向金帐汗国的首都拔都萨莱进发。

不过金帐汗国这个时候已经是白帐人当家,他们并不认可兀鲁伯这个异信者,不愿为兀鲁伯得罪大明。

可是他们的阻拦却挡不住已经陷入绝望的帖木儿人,一场大战,兀鲁伯占领了距离拔都萨莱不远的沿河地带。

这个时候,兀鲁伯也没有实力再去进攻金帐汗国的国都,与对方讲和。

金帐汗国无奈,允许帖木儿人沿着伏尔加河一路向北,将河西的大片土地分给了兀鲁伯。(后世的伏尔加格勒到乌克兰之间的土地)

这也给了兀鲁伯喘息之机,但是他虽然在这里暂时安顿下来,却也知道这里不是久留之地。

这片土地东西南北都是大型部落,帖木儿人想要发展,还要继续向西,或者是向南。

这个时候,兀鲁伯的好友,在金帐汗国内已经被边缘化的哈吉格莱向他发出了邀请,邀请他率领部落向南方的黑海之滨迁移。

这也正入了兀鲁伯的心意,一个部落想要发展,就不能位于百战之地。在黑海之滨立足,就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在冬季到来之前,兀鲁伯又率领族人一路向南,在黑海之滨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角落准备建城。

哈吉格莱为兀鲁伯提供了大批的粮食,两人经过商议,决定在这里建立克里木汗国。

因为有了兀鲁伯五十万族众,哈吉格莱这个克里木汗国的创立者,得以提前二十年,建立了这个王国。

如今的帖木儿国已经烟消云散,大明虽然获利颇丰,却也不是最大的获利者。

最大的获利者也不是一心跟随大明的忽鲁谟斯,而是位于两河流域的黑羊王朝。

他们原本与帖木儿国的斗争一直处于下风,但是现在帖木儿被灭国,他们就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忽鲁谟斯纵然想要占领大片土地,他们也没有那么多人啊!

面对这种情况,再次接到朱瞻基来信的朱棣宣布,要在永乐二十余年正旦,忽鲁谟斯召开波斯部落会议,宣布当地的势力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