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归来(第3/3页)

现在,许多官员对橡胶树的种植并不热心。因为橡胶树不像水稻,甘蔗,当年就能有收益。

橡胶树需要好几年才能产胶,对官员来说,在自己任内,效绩展现不出来。

但是解祯期不同,他很早就知道朱瞻基对橡胶树的重视。特别是去年第一批橡胶被运回大明以后,朱瞻基立即安排了蓝烟她们的化学研究院对橡胶进行了硝化和硫化处理,得到了一些橡胶样品。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到了不同软硬度的橡胶产品。软管,硬壳,橡胶能够做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许多东西,解祯期都是前所未闻。

只不过,因为橡胶数量太少,现在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橡胶的重要性。

虽然在自己的任内,这些橡胶树还不会有收获,但是只要将这些树苗种活,在太孙殿下那里,就是大功一件。

叔父担任内阁首辅,解祯期自然也就比别人多了一条重要的信息渠道,这也是他除了自身才华之外,最大的优势。

五月中旬,经过半个月的航行,舰队略微偏向西北,抵达了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

在朱瞻基给舰队的资料里,这里被标名为檀香山,主要是因为这里盛产檀香木。

虽然后世的夏威夷名誉海内外,朱瞻基也到过多次。但是对夏威夷的历史,朱瞻基并不清楚。

在十八世纪以前,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也一直到了十八世纪,这里才有详细的历史记载。

所以除了檀香山这个名字,对几个主岛的简单描绘,朱瞻基并没有提供太多的信息。

当候显他们抵达这里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来到这几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语言问题竟然还不成问题了。

虽然这里距离南洲十万八千里,但是这里的土著竟然与南洲附近一些小岛上的民众属于同一个民族,语言也有相通之处。

舰队本来就有几年前从南洲那边招收的通事,他们与这些土著的语调虽然略有差别,但是也能沟通。

面对如此巨大的舰队,岛上生活的几万土著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念头。

他们将大明舰队看作天神,当候显要把几座岛纳入大明管理的时候,他们直接就同意了。

如今的夏威夷总共只有不到四万人口,他们以打渔,种植甘蔗、菠萝、香蕉等,除了鱼肉就是水果,没有小麦和水稻这些主食。

舰队在檀香山滞留了半个月,修补了船只,派人骑马勘测了几座岛,走的时候,又带走了岛上几十个十几岁的男孩。

他们将会被教大明话,以后成为使团的通事。

而由于岛上的波利尼西亚土著们还在各自为生,一个岛上就几个部落,部落太小,使团连他们的首领都没有带,只是让这些首领把他们的孩子让他们带走教育。

大明不会愿意看到这里以后形成一个部落,就这样散着,更有利今后大明的统治。

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今后肯定成为重要的补给点,离开的时候,易信已经在计划今后在这里设立一个海军水寨了。

从夏威夷离开,舰队依旧是顺风顺水,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风浪。只是在后世的马绍尔群岛,因为躲避不及,舰队触礁损失了一艘前锋船。

七月初六,舰队就顺利抵达了吕宋岛北部的预定区域,除开在檀香山滞留的半个月,舰队仅仅只用了五十五天的时间,就行驶了三万七千里。

这段旅程让所有人都震惊无比,这是原计划要走三个月的旅程,而且旅程之中,没有遭遇任何风浪。

大明洋也就是太平洋,最宽的地方是三万八千里,舰队从巴拿马出发,到菲律宾的直线距离大约三万五千里,加上绕行了一段距离,实际航行了三万七千里。

这样算下来,即使降下了一部分帆,舰队每天依旧航行了将近七百里。

这种航行速度,是所有人之前都不敢相信的。

在卡加延河口的码头处,解祯期到了七月,就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跟他同时在这里等候的还有许柴佬与内监派来的代表,他们虽然承诺了会将一半的树苗交给解祯期种植,但是因为不知道舰队会带回来多少树苗,所以具体的分配并没有确定。

当解祯期知道舰队带回来了超过十万棵树苗,还有整整两船的种子,解祯期嘴都笑的合不拢了。

除了装载橡胶树苗和种子的船只,其他舰队并没有在吕宋停靠。

他们已经离家两年多,现在最想念的就是家中的亲人们。

当他们得知皇上西征大胜,半个月前刚经过吕宋回国,又怎么会想着在吕宋修整呢?

船借南风,不到半个月,他们就能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了啊。

远行十万里,大明,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