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2/3页)

主攻这里的郭昂刚一抵达奥卡河东岸,就遇到了大批的梁赞农奴主动投效。

如今的罗斯族还处于最野蛮的时期,不要说大明人,就连欧洲人也看不起他们。

而在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这些罗斯大公国内,除了贵族,就是奴隶,贵族对奴隶有着生杀大权。

而这些奴隶,他们对贵族的忠诚有限的很,更知道投靠了大明就能过上“好日子”后,一个个主动投靠了过来。

在他们的带领下,大明人绕过了奥卡河沿岸严密的防线,在下游区域,二十六艘平板船停在两处河面上,组成了两个浮桥,越过了奥卡河。

梁赞这个城市,建在奥卡河畔的平原地带,为了防御,他们的城市四周都是茂密的森林,中间才是良田。

火炮对城市的威力巨大,但是在森林里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却小了许多。

有了这些农奴的带路,只是三天的时间,这座城市就已经易主。

梁赞和弗拉基米尔两个大公国的失败,也就意味着前方的莫斯科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

六月十六,北路军的郭昂肃清了科洛姆纳的顽固敌人,将这个城市炸成废墟。

六月十八,他与唐赛儿与莫斯科河与亚乌扎河的三角地带汇合,这也代表着,他们已经肃清了莫斯科东南两方的大部分抵抗势力。

从十二世纪建城,莫斯科一直都是整个罗斯城邦的中心。这座坚城也是整个罗斯人的心中圣地,他们虽然在两百年前屈服于金帐汗国,但是如今,就连金帐汗国大权,都已经被白帐各族统治。

蒙元人的势力衰退,让突厥人和罗斯人占据了主导位置。

但是白帐之间并不是毫无矛盾,实际上,在大明攻打过来之前,信奉绿教的突厥人和信奉东正教的罗斯人,才是最大的敌人。

但是如今,南部的鞑靼人,突厥人被郑英打的溃不成军,而北部的罗斯人,现如今也只剩下了四个城邦国。

在克里姆林宫,被称为一代大帝的伊凡三世,如今还只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面对势不可挡的大明军队,大部分罗斯贵族已经开始向西迁移。

伊凡三世也已经准备好了退路,但是,有莫斯科这座坚城,他依旧还要抵抗一番,要不然,他将会失去所有人的支持。

如今的他非常后悔,不该为了下诺夫哥罗德那边的农场就跟大明人作对。

可是想要逃跑的他不会知道,整个罗斯城邦,就是在他的统治期间统一起来,形成了罗斯民族。

他在位期间,将雅罗斯拉夫尔和罗斯托夫公国、维亚特卡、大彼尔姆、特维尔、诺夫哥罗德等公国最终合并为统一国家。

伊凡三世后来停止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他拉拢和收买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昔班尼国、克里米亚汗国,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并在十六世纪初灭掉了金帐汗国。

因此他在历史上是第一位被冠以全俄君主称号的大公,甚至被誉为伊凡大帝。

可是如今,他还是一个年轻人,虽然有着诸多的雄心壮志,但是面对大明这个不能战胜的敌人,他也畏惧了。

大明的武器先进,可是莫斯科人多势众。依托莫斯科的石头城墙,莫斯科人还能顽强地抵抗。

限制大明进攻的不是别的,而是昂贵的炮弹,每一发炮弹都要从大明运输过来,运送旅程超过一万公里。

可以这样说,虽然有了火车,但是也只通到乌拉尔山脉的唐林城,其后要通过伏尔加河,奥卡河运输。

而运送一发炮弹到莫斯科,成本几乎是三发炮弹的造价。

从六月到九月,在炮弹不足的情况下,战争僵持了下来。

不过这段时间,唐赛儿率领一支三万人的大军,进攻属于汉萨同盟的诺夫哥罗德。

这个时候,汉萨同盟派出了一位议员来跟大军进行谈判。他们拿出了一份汉萨同盟与蒙特签订的协议,向唐赛儿祈求在保留财富的条件下投降。

与此同时,杨致和的代表也从波罗的海登陆,他们不仅带来了大批补给,也就汉萨同盟与大明的关系,进行了秘密磋商。

唐赛儿在会见了汉萨同盟的代表后同意了他们的投降条件,自此,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两个公国向大明臣服。

在他们的影响下,莫斯科到波罗的海区域,除了小股属于立陶宛公国的势力仍然在进行游击战,大部分势力都放下了武器。

汉萨同盟的运输队伍成为了大明的运输兵,将大批的补给运送到了莫斯科。

但是,炮弹依旧短缺。

九月中旬,大批的炮弹终于艰难地运抵了莫斯科,而这个时候,唐赛儿也已经回到了莫斯科,准备在冬季来临之前,彻底解决掉莫斯科。

当大明军队有了足够的炮弹,莫斯科的坚城也在炮火中被摧毁。

即便再多的士兵用泥土和拆了城中的房屋来修补破坏的城墙,但是建设的速度永远比不上破坏的速度。

在人数上有劣势,大明人更愿意用炮弹来换取士兵的生命安全。

炮火覆盖,在前面变成废墟之后,士兵才缓慢推进,一点点蚕食莫斯科人的地盘。

一片片的街区变成废墟,而敌人的防御圈也逐渐缩小。

十月六日,伊凡终于下令撤退,城中的五十多万青壮携带着粮食,金银,向西部的斯摩棱斯克方向撤退。

在过去的岁月里,立陶宛和莫斯科为了这座城市斗争了几百年,这里盛产的煤矿成为了双方争夺的资源。

一直到了二十年前,他们双方才放下了武器,共同开发煤矿,进行炼钢。

不仅莫斯科公国不肯放弃最后的这片土地,就是立陶宛人为了这些煤矿,也不会再退让。

如果失去了这里,立陶宛公国也将会同莫斯科公国一样,失去抵抗的能力。

伊凡在撤退的途中一直忧心忡忡,因为武器的差距,他们已经被大明人给打怕了。

可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大明大军并没有追逐,只有一支不超过五万人的骑兵部队,衔尾追击。

虽然又有上万战士失去了生命,但是这种损失对罗斯人来说,并非不能承受。

唐赛儿在克里姆林宫升起了大明龙旗,而大批的士兵也住进了温暖的房子里面。

按照大明律,每当攻占一座新城,首先要清除的就是城市里面的教堂。只要不是儒释道的教堂,就永远不能出现在属于大明的城市中。

这项举动遭到了留守教士的反对,但是唐赛儿没有丝毫仁慈之心,一声令下,所有的教士被全部击毙,几十座称得上奢华的教堂,全部被安装了炸药炸毁。

而后,大明士兵们安稳了下来,他们甚至还拿出了银币,征召那些农奴去田地里面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