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廿八壮士 五千追兵

陷入绝境

垓下兵败之后,项羽带领八百士兵向南突围。尽管汉兵有六十万之众,但是,项羽仍然带领八百骑兵向南突出重围(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而且未被汉军发现,这也是一个奇迹。

直到天亮,汉军才发觉项羽已经逃亡,刘邦命他的骑兵司令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

等到项羽渡过淮河,随从的八百骑兵仅有一百多人跟了上来。

赶到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迷失了道路(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项羽向田边的一位老农问路,这位老农骗他说:“向左走穴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结果,左边是一大片沼泽地,战马陷入沼泽地跑不动,延误了行军时间,被汉军追了上来(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羽忙带兵向东,跑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此时身边只剩下二十八名骑从,而身后汉军则有追兵五千。

决一死战

项羽知道已无法脱身。于是,他对身边的二十八名随从骑兵说:我起兵到今天已经八年,身经七十多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破,我所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我从未打过败仗,于是便称霸于天下(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而我最终被困在这里,不是我不能打,是上天要亡我(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天我要决一死战,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冲破包围、斩杀汉将、砍倒汉军军旗。让你们知道: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不能打仗(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他将随从他的二十八位骑兵分为四队,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山下冲,并且约定到山下后再会合为三队。无论是分为四队往下冲,还是会合为三队,项羽的目的都是为了不让汉军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一队。项羽冲下山,随手斩杀一员汉将。汉军不知这三处哪一处有项羽,又分兵三处包围。项羽又冲了出去,再斩一员汉将,同时杀死汉兵几十人,再次聚集他的二十八骑,仅仅损失了两名骑兵。项羽问他的部下:怎么样?众骑兵都回答:果如大王所言(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这时,刘邦手下的一位骑兵将领杨喜追杀项羽(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羽瞪着眼冲杨喜大吼一声,杨喜连人带马都大吃一惊,一下子倒退了几里地(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韩信在历经磨难最终被刘邦拜为大将时,向刘邦谈到项羽时说:

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

“喑噁叱咤”是怒喝之声,“废”的含义是“瘫”。这是说项羽大吼一声,上千人都吓得瘫在地上。韩信在项羽手下当过郎中,因此,他很了解项羽的这一特点。杨喜连人带马被项羽大吼一声倒退几里地,自属当然。

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名骑兵与刘邦的五千骑兵相周旋,充分表现了项羽的勇武过人。

项羽为什么要以二十八骑与五千汉军打这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呢?

项羽的目的是要证实自己的失败不是自己不能打(非战之罪),而是“天之亡我”。项羽直至此时仍满足于二十六位随从的“如大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