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监察卫(第2/2页)

缺少了监察卫这种机构的下场是什么呢?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官员士大夫阶层的忽悠下杀了魏忠贤,废除了锦衣卫和东厂。然后明朝的士大夫官员们失去了威慑,开始肆无忌惮的当起国家的蛀虫,仅仅用了十几年就把偌大一个明朝玩崩了。

崇祯杀魏忠贤本身并没有问题,换一个自己的亲信上位就是了,可废除东厂和锦衣卫,绝对是崇祯干的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既然有了这么多朝代的经验和教训,对于赵丹来说监察卫的设立就是势在必行。

再加上这种机构本身也是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不是赵丹一张嘴然后监察卫们就可以五湖四海无所不在的,因此监察卫这个机构当然是越早设立越好。

缪贤在听完了赵丹的解释,终于完全明白了过来,心悦诚服的点头称赞道:“大王果然高见,臣不如也。请大王放心,臣必竭尽所能,为大王建此监察卫、胡衣卫!”

缪贤纠结的其实就是这个对内的监察卫,至于对外的胡衣卫,缪贤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年头哪个国家没几个间谍?胡衣卫只不过是把赵国对外的间谍们正式的搞一个机构整合起来罢了,这其实也是应该的事情。

前面也说了,缪贤本人是忠于赵丹这个国君的,一开始的反对也是因为觉得这对赵丹的统治不利。但此刻在听到赵丹解释之后,缪贤发现监察卫的设立不但无害而且有利,那么缪贤对于做这件事情自然就是全力支持了。

于是缪贤再无异议,很快告退离去了。

看着缪贤远去的身影,赵丹心中也是比较高兴的。之所以赵丹要这么大费唇舌的说服缪贤,其实是因为缪贤是赵丹心中负责筹建这两个组织的最好人选。有了缪贤的全力配合,监察卫和胡衣卫应该可以很快走上正轨了。

为什么说缪贤是最好的人选呢?首先缪贤的能力足够,威望足够,然后他手下也有足够的人手(门客)来做这些事情。

当然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缪贤的职位——宦者令(大内总管)。

能当上大内总管的人,当然就只有一种人——太监。

像这种直属于皇帝的强力情报机构,当然只有让没有传宗接代能力的太监来作为首领,才是最让人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