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殿中九鼎,五国来朝(第2/2页)

但无论他们如何的后悔,这九鼎落在赵丹手中已经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带着这份后悔之意,五名国君开始进行起了今天这一次盟会的第一项流程。

朝见。

朝见谁?

当然是朝见这一次盟会的召集者,来自邯郸的赵国当代国君——赵丹!

这朝见之礼,以周礼之规定,实际上乃是诸侯对周天子所行之礼。

今天赵丹以诸侯之身受其他诸侯之朝拜,可以说是非常的逾矩了。

但是无论是朝见者还是被朝见者,对于这一份逾矩都没有任何的不适。

毕竟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已经猛烈的批判过这种“礼乐崩坏”的行径了,逾矩这种事情早就被春秋诸侯们干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但这次朝见并不是承认赵国对其他的几个国家有任何的宗主权或者统治权,仅仅是承认赵丹这个盟会的发起人、或者说是盟约长的身份。

所以这一次朝见也没有像周礼所规定的那般繁琐,仅仅是各国派人向赵丹递上一份礼物名单,然后再由各国的国君朝着赵丹行礼,各国臣子朝着赵丹朝拜,然后这朝见之礼便结束了。

但即便如此,当赵丹看着一脸怨气的秦王稷同样也只能满脸无奈和不爽朝着自己行这朝见之礼时,心中的满足感也仍旧不可遏制的瞬间达到了巅峰。

这五国来朝之景象,何其壮观!

当年在渑池之会上,寡人之父王赵惠文王要朝着汝秦王稷行朝见之礼,那时候的赵国虽然名义上是强国,但实际上仍然十分的憋屈!

而这份憋屈,今天终于让寡人连本带利的讨回来了!

赵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丝笑容在脸上渐渐的扩散,灿烂无比。

在见礼完毕之后,诸侯便各自落座。

由于这一次的大殿是正方形的,因此座位的布置也不像寻常的大殿那样分什么上下首和左右首,而是直接将让所有的六国使节团围绕着这禹皇九鼎而坐。

而这其中,赵国理所当然的坐在了正北面。

秦国则位于赵国旁边的西北。

等到所有人落座完毕之后,这一次的洛邑之会也就宣告正式开始了。

作为这一次的盟约长,率先开口的人当然只能是赵丹。

赵丹也不多说废话,上来就直接对着秦王稷开口问道:“秦王,这河东郡之地,何时能够交割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