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2/2页)

于是从上个月起,内史从南郡请来的工匠和秦墨合作,在渭水、丰水、灞水各个移民点处,陆续建立数十个水磨房。

关中人第一次见到这种不用人畜之力,就能自己运转的器械,惊奇不已。但本地的老秦人,看完热闹后,却无人走入水磨房磨面。

食物习惯的顽固性是极深的,就拿黑夫自己为例,偶尔吃一顿麦饼可以,让他顿顿吃就受不了了,他还是更喜欢前世今生陪伴自己数十年的稻米饭,南方人更有“吃煞馒头不当饭”的说法。

所以关中本地人也宁可吃自家产的粟黍,也不肯碰闻上去香喷喷的麦饼,唯独山东移民别无选择,只能被迫食饼……

“小麦和面食在北方的推广,就从数十万山东移民开始吧,先让他们吃惯麦饼,到了七八月,再让所有人都在地里种麦,如此便能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慢慢扩大宿麦在关中的播种面积。”

麦比粟要高产,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但在历史上,这个过程从汉代开始,直到唐宋才初步完成,一千年时间里,麦子在北方都是杂粮。

黑夫还宽慰程商道:“以沣水、渭水作碾、磨,并转五轮,每个磨坊日碾麦三百斛,能做到这点,程君和秦墨们功劳不小!”

但墨者的圣母病又犯了,程商迟疑地说,他以为水磨收的磨面钱也太贵了,乃是暴夺民衣食之财,夺民之用……

“反正不必人畜之力,何不让百姓免费使用?”

墨家太理想主义了,黑夫哭笑不得:“建立磨坊可花了不少钱帛劳力,看守磨坊的官吏也需要俸禄,若是磨坊不能盈利,官府便没有动力修筑,恐怕不多时便会废弃。”

程商不知道,这个主意,还是黑夫给内史腾出的。

磨面每石收取三十钱,相当于把数百万麦卖给山东富户了。等到明年上计时,内史腾不但稳定了关中粟价,还通过磨坊赚回了麦子钱,如此醒目的政绩,定能得到皇帝赞赏……

也算黑夫送内史腾的红利了。

“这便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反正山东富户不差钱。”他暗想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朝官府连小吏出差口粮都算得精细无比,不让你多吃一顿,怎么可能白养数十万人一年?据黑夫所知,这数十万移民,在入秋种麦前,还有一个大工程等着他们。

这也是程商来找黑夫的目的,他苦着脸道:“秦墨曾向陛下建言,说周武王灭纣后,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今天下虽定,然天下兵戈无数,当收天下之兵入关中,铸剑为犁……”

这是秦墨的初衷,但秦始皇是个喜欢自己拿主意的人,前日宣诏时,墨者们便发现,自己的建言走偏了。

皇帝收天下之兵,汇集咸阳,却并不愿将其铸作农具,而是下令,用这堆积如山的六国兵刃,做一件堪比禹铸九鼎的大事……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