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骑军利器(第2/2页)

正是因为对骑军深入的了解刘毅更容易知道他的弱点所在,一般而言步军在广阔的平坦地势之中遇到骑兵几乎必败,但若是重装步军配合弓箭手就能做到极好的防御,甚至有着齐整阵型的轻装步军也能将损失减低到最小!在燕军的八大主力步兵军中,这个战术是必须熟练掌握的,被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滋味刘毅可不愿感受。

那骑军又该如何对付有着严整阵型的步军呢?答案很简单,冲破他们的阵型,这个单靠骑射之数怕是难以做到,步军阵列前方的盾阵可将箭矢的威力降到最低,但出自幽州的标枪就具备了击垮步军吨阵的可能,这种标枪长有四尺,通体铁铸,经过试验它可以在五十步的距离之内击破玄武营的强盾,在对方严阵以待之时加以突然袭击必可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只要能将前排阵型突破,剩下的便不困难了!

当然这样通体铁铸分量不轻的标枪生产成本也是极高,两年的时间装备到各骑兵营的也不过四万支,这就意味着战时不可能每一个骑兵士卒都能携带,它必须集中起来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但在操演纲要之中对每一个骑兵营士卒的要求都是要能熟练的使用这种标枪,真正实战之时统军大将才能对此加以灵活的运用与分派。

显然方才西凉白马二营对于标枪的使用达到了刘毅心目中的要求,产量的稀少使得这种新式武器在大战之后是定要进行回收的,各营也是在最后的数月方才会做实战演练,原因便在要减少其中的消耗,而经过苦练之后各营将领都有了一个相同的认知,这个新式武器不但可以对付列成阵势的步军,便是在骑军的对战之中也及其有效,它在近战之中的威力要远远胜过箭矢,同样可以让敌骑的冲击队形产生极大的混乱,而由此衍生出的种种使用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在此骑兵士卒将校们的智慧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得操演纲要更为完善!

当然能让这种新式的装备量产配发各军,除了徐刚与器具所的努力之外还有一股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没有他们的存在想要做到眼前的程度几乎没有可能,那便是田豫手下的数万倭国奴隶,正是他们不计生死的开挖矿山才使得器具所能够拥有足够的原料来打造这些标枪,不过奴隶们的不计生死绝不是自发的,身后的皮鞭与弓箭的监督才是最大的保障,可说此时握在骑兵营士卒手中的新式武器之中都凝结了这些奴隶们的累累白骨与重重血泪,但显然燕王不会将之称为幕后英雄,这个称号属于田豫以及那些手持皮鞭与弓箭的士卒,亦包含徐刚与器具所的一众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