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推波助澜(第2/2页)

三国演义之中便有一些谶语的描写,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便是字公路正对应那个当涂高因此才有称帝之心。小说之中的原委如今已经难以稽考,可汉末之人对这些还是极为信奉的,小儿之言亦往往含有深意!这西头汉无疑是指汉高祖定都长安,东头汉则为光武中兴迁都洛阳,兴盛往北看更是明示北平,尾后开叉岂不正是一个燕字,于此处刘桓手下的一帮干才亦是殚精竭虑。

而作为此时大汉的文枢所在,天下士子聚集之所幽州书院便更成了世子极为看重的宣传阵地,随着此处名声的越来越响它渐渐已然能够决定天下主流舆论的走向。而自刘毅当年建立幽州书院之时他的学风就有着颇为开放的特点,学子们可以在书院之内纵论时事而不受太多的拘束,对此无论是刘虞还是蔡邕孔融等人都颇为赞赏。如今天子去世已有将近三年,始终未有继承其位之人,这在华夏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越是乱世汉室就越需要一个强大的帝王为其掌控方向,而自之前种种扬大汉声威之举观之,唯燕王刘毅才有担当此任的资格。

汉中战局扭转,刘桓心中的忌讳至少去了八分,推动父王称帝的举动第一处阵地他就选择在了幽州书院,在此必要造足声势,让天下士子都能以之为正统至少不会抗拒,待此战捷报不断传来更会越为深入,相比等到父王凯旋之日他为此事所做的前奏亦可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