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呜呼哀哉】(第2/2页)

‘大罗天’里不仅有珍品,还有皇宫里带出来的精品,前清遗老遗少就靠卖文物生活。

至于法租界的劝业场,呵呵,大部分都是坑洋人的赝品。

大家都知道洋人喜欢中国文物,而且大多数鉴赏能力还比较差,不坑他们坑谁?

比如北平有个叫岳彬的,清末从山西买进7尊北魏石雕佛头,卖到现在20年了还特么没卖完。不是生意不好,买佛头的洋人很多,岳彬请匠人各种复刻、仿刻,早就靠着这玩意儿发家致富了。

哈哈,这些佛头大部分卖给了西方考古学家,洋人买回去正正经经的做研究,写出了不少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

周赫煊觑了眼前的奸商一眼,不耐烦道:“卖不卖给个价,我就是看它仿得不错才问问。”

“唉哟,看您说的,”店老板忍痛道,“1000大洋,我进价都800块!”

“100块,爱卖不卖!”周赫煊没好气说。

店老板痛心地说:“800块,我原价卖给你……等等,您别走啊,实诚价500块……300块,不能再少了!”

周赫煊拿出三张银票,小心地将卷轴收好,乐滋滋的离开劝业场。

孙永振不解地问:“先生,你明知道是假货,干嘛还要买?”

周赫煊笑道:“如果按王羲之真迹来讲,当然是假货。但唐代的假货,放到现在也是精品中的精品。你信不信,我拿出去吆喝一声,1万大洋都有人抢着要。”

孙永振猛拍脑袋:“原来那个老板才是傻蛋!”

王羲之《寒切帖》的唐代钩摹本,随便放到哪家博物馆,也特么是镇馆之宝啊。

周赫煊哼着小曲回家,把《寒切帖》小心收藏起来,第二天出门去找袁克文,准备谈一谈筹款赈灾的事情。

结果刚刚走到袁家,就听到里面传来哭天抢地的声音——袁二公子,死了!

而且是穷死的,家人翻箱倒柜,只在他笔筒里找出20元钱……

袁克文出殡那天,全城妓女集体出动,送葬队伍多达数千人,更有千余妓女自愿系上白头绳前来哭坟守灵。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