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怒怼韩琦(第2/2页)

提到了祖制,韩琦忍不住怒道:“王大人,你还妄图推翻祖制不成?你也太狂妄了!”

“韩相公稍安勿躁,如果不仔细研究,那才是不顾祖制的真意!”王宁安朗声道:“太祖当年大肆征召厢军,首先是为了救灾,防止民变,而非增强军力,真正打仗的还是禁军。如果以厢军糜烂不能打仗,就质疑我大宋所有将士,显然非常不公平!厢军本来就不是打仗用的。”

“那是干什么的?”韩琦大声叱问。

“修河工,修城池,巡逻道路,海堰河塘……说句不客气的话,厢军就是我大宋的役丁民夫。”

王宁安道:“贸然裁军,军费是省下来了,可是河工怎么办,城墙谁去修,粮食谁来运输……所以臣严重质疑,韩相公所谓能为朝廷省钱700万贯,根本是欺人之谈!我要请教韩相公,你们精算过没有,裁军之后,会增加多少河工,多征调多少民夫,老百姓为此要付出多少代价,裁掉的士兵,又会增加多少地方的不稳定……如果韩相公没能算清楚这些,怎么能轻易裁军?万一这些的花费超过700万贯,裁军不但没带来收益,还增加了负担,这是韩相公想要的结果吗?”

王宁安生活的时代,是讲究系统化思维,讲究统筹兼顾,全面考虑问题,相比起来,古人更喜欢线性思维,把很多事情都单一化,在施政的时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论是庆历新政,还是后来的拗相公变法,从他们的措施里面,都能看到碎片化思维的痕迹。而且,也正是因为思维的缺陷,造成了变法失败……

王宁安站在无数先贤的肩膀上,怼韩相公,实在是有点以大欺小,没错,他比韩相公要老了一千年!!!

“启奏陛下,太祖的真意就是给百姓找活路,找生计。现在厢军过多,朝廷负担不起,要裁军,就要首先想好怎么安顿军卒,如果一裁了之,弃之不理,势必会动摇人心士气,有伤陛下仁慈,而且朝廷极有可能损人不利己,臣恳请陛下圣裁!”

王宁安说完,韩琦怒目而视,就要发言驳斥,可一时之间,竟然想不出更好的理由。这时候赵祯突然说话了。

“韩相公勇气可嘉,王卿思虑周全,朕给你们各自三天时间,拿出一套裁军方略,朕等着。”说完,赵祯起身离开,而大殿之上,韩琦脸色涨得紫红,他酝酿许久的一击,想要赢得一个开门红,竟然让王宁安给搅黄了!他的愤怒可想而知,简直要把王宁安给生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