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收个学生司马光(第2/2页)

想想啊,大牛人,司马光啊!

王宁安很是有些雀跃,他的笑容越发强烈了。

“君实兄,这次开放青盐,事情不那么简单。”

“请大人指点!”

“哈哈哈,朝廷虽然开放了30万石,但是西夏早就向大宋走私私盐,数额之大,超乎想象,卷进去的人也不可计数。这一次名义上开放这些,实际上却是大开方便之门,准许西夏的青盐长驱直入,有多少进来多少,而且都会变成合法的官盐,在市面上正常流通!”

“什么!”

司马光听完,激动地站起,下一秒又做了下来,捂着脑袋,哎哎痛叫,他都忘了还是在马车里,把脑袋撞了鸡蛋大的包。王宁安吓了一跳,心说可别把他的脑袋撞坏了,以后可就没人写《资治通鉴》了。

“大人,这,这么干不是陷下官于万劫不复之地吗?”

光光肠子都悔青了,他突然觉得庞相公发怒,责备他,也是有道理的,这不是开门揖盗吗?

见光光满脸懊恼,王宁安笑了笑,“君实兄,咱们刚刚谈过,你再用自己的大脑袋想想,这事情究竟是有害,还是有利?”

“这个……”

司马光真的开动脑筋了,他快速琢磨着,放西夏的青盐进来,大量的盐利留给西夏,直觉就是对西夏有利,对大宋不利。

显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西夏有多穷,那些贵胄多喜欢大宋的物产,司马光亲眼见到过,这些年被大宋封锁,西夏的百姓连锅碗瓢盆都配不全,尤其铁器缺乏,十几家用一把菜刀。

就拿西夏最精锐的铁鹞子来说,盔甲从来都是父子相继的,不是不想换,是换不起!

假如大宋敞开了食盐市场,西夏人赚了钱,他们会干什么?肯定要采购大宋的物资,还是发了疯似的采购!

所谓利益流到了西夏,是不成立的,没准大宋赚得更多!这点在宋辽贸易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西夏如此,那对大宋呢?

西夏青盐涌入,质优价廉,老百姓得到实惠,真正吃亏的只有那些肥的浑身是油,放屁都油裤裆的大盐商,还有靠着走私赚钱的世家大族!

“不只如此。”王宁安笑道:“西夏部族众多,不过是强行捏在一起的强盗集团,开放了食盐,谁卖得多,谁卖得少,稍微挑唆,他们自己就闹起来了,君实兄以为如何?”

司马光眼睛放亮,一拜再拜,虔诚无比,“王相公智计无双,光恨不能追随相公左右,早晚聆听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