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偷情和闹剧(第2/3页)

最后,赵玉还是撤消了命令。

……

阳平荒地已经成为了高档生活区,名曰:白云区。这边的土地不仅贵,而且东西也贵。阳平人叹称那地方是富人区。白云区没有场子,全部是清一色的商业、住宅区。

事先规划好的,房子是建造好的。欧阳不卖土地,而是卖房子。取消了富人区的地契,转而使用房契。这是大宋第一次将住房、用房商品化。富人区中不仅有比较先进的排污渠道。主干道八马车可以并驶,中间种植绿化隔离带。中央是商业区,是各商家办公地点,外围是住房和饮食等配套设施。

目前和阳平联系基本依靠轮渡,不过阳平大桥正在修建,预计一年左右可以完工。并且在另外一端正在修葺一条连接到官道的路。为方便群众,阳平县衙也迁移到白云区。

于是身着宋服的商人们开始了比较现代商业管理。各商家在自己拿到的门面挂出名称。有阳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阳平钱庄总部、阳平陶瓷集团等等。这里就成为各地客商业务点,也成为在各地场业的决策点。

这些不是明面上好看。而是建立了集中商业圈,效率大大提高。相对的工作强度也大大提高。人们对时间的模糊越来越不满意,而欧阳没事研究的钟表还处在外壳阶段。本着愚公移山精神,欧阳没打算在自己手上出现钟表。

欧阳将已经不可能再繁荣的阳平再推一个台阶。一等一的效率来自政府集中办公。只要进了一个厅,从报税到报案都可以寻找到经办人。而在白云区中唯一的准工业,印刷厂因为商业的发展,人员和器械都是在超负荷运转。这里的主治安不使用衙役,没有任何上级敢接受一个县有四百名衙役的惊人事实。于是就成立了民间保安公司,是由衙门专门人员管理,带有商业性质的安保公司。商人出行还可以在公司临时雇佣保镖。

商业发展,保险业也孕育而生。目前业务虽然狭隘,甚至还不涉及到州外,但各种保险业务已经比较繁多,扩张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气氛中,欧阳又过了一个年。幸运的是,这次过年没有圣旨再来骚扰,似乎预示这明年是欧阳的偷懒之年。

而宋朝除了商业发展,军事也发展迅速。很多人有误会,将宋重文轻武一概而论。其实宋每年投到军费的比重相当的高。早期就是买马,有马无马成为战斗力的标准。而今使用上火药之后,特别是波斯锻造技术的流入,宋朝火器已经犀利非常,目前对重点军路的装备正在更新换代之中。

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闻到了宋的火药味。但天祚帝对某些臣子的上表不置可否。因为有奸臣给他分析,如果宋要通过武力,早就用了,要知道而今辽囤积在宋边的军队战斗力之低几近忽略不计。而宋人却非常有耐心的谈判着燕云十六州,说明宋朝短期内是不会有动武念头。自从契丹人和女真人成为死敌之后,两边已经是不死不休,发展到现在,两边每战皆不要俘虏。国仇家恨,让两个民族必然只能生存一个。

在这战乱不断时代,开春后东京却出了两门大喜事。一门是小青远嫁金国,嫁给阿骨打最喜爱的孙子完颜亶。另外一桩婚姻是完颜兰嫁给赵玉倚重的七王爷世子。这个消息一出,震惊了宋民间和辽朝廷。

辽国常驻使节立刻表示不满,几乎是同月,辽国请嫁赵玉侄女,也就是宋徽宗之女,十七岁的赵瑚儿给天祚帝十四子。同时商量嫁尚公主到宋联姻。有情报显示,辽国已经重新开始调整对宋边境兵源。辽的生产力虽然大大不如宋,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相当的能力,其仿制的甩手炮虽然达不到阳平标准,但是也接近了东京生产的水准。

本来这事和欧阳关系不大,朝廷的战略中上策就是引诱辽人主力进河北,不仅包围歼灭,还可拿得口实出兵。但是事实上和欧阳却有直接的关系。辽人嫁的尚公主竟然不选皇族,而是点名欧阳。这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事关老板,皇家报全力开动挖掘情报。得知辽人此举有几个意图。第一,尚公主是天祚帝最最喜爱的女儿,现在二十出头还没选好婆家,而尚公主很反对自己和宋联姻,虽然被逼无奈,但绝对不愿意嫁给已经有一群女人的王爷子弟们。第二,欧阳在大宋影响力已经超过了除赵玉之外任何皇室成员,和这样能干虽然官小但有实权人联姻,绝对好过嫁给一个吃白饭纨绔子弟。第三,阳平的技术生产如果有秘密,那秘密也是控制在欧阳手中,欧阳拥有的商业、经济、人才的资源足够让辽人艳羡。

东京社也不含糊,立刻挖出了赵玉的态度。赵玉对辽人两个请求都感觉有点为难。第一是因为宋徽宗把派过来说这事的几名礼部大臣骂的狗血喷头,而且还把赵瑚儿接到了阳平生活。他非常愤怒赵玉要把自己女儿当政治牺牲品。毕竟从历史来,中原几乎没出嫁过正牌公主到异地。虽然自己失势,但公主毕竟还是公主。

第二是欧阳,欧阳不是皇族,而是有名望的士族。从来没有这样和亲的先例。就连大臣们也觉不妥当。即使皇帝嫁女给进士或者状元,都是要得到对方同意才行。当然这好处大不说,不同意以后很可能会被穿小鞋。但是在明面上,是非常说不过去的。

赵玉本想先金而后辽,两边都打点政治联姻牌,让他们再一次降低对宋的警惕。但没想到辽人这么难搞,给自己出了两个难题。很明显,宋徽宗和欧阳也是赵玉无法说服的唯二两个人,也是不能武力逼迫的两个人。

罚欧阳当庶民,赵玉知道欧阳未必会不愿意,难说还对自己感恩戴德。欧阳的知县早就是空头不管事知县。再说欧阳还是王文卿不多的几名记名弟子之一,在道界虽然没影响,但是身份颇高,用强不妥。但要软说服此人,根本就不可能。

宋徽宗更是没办法,说辈分他是赵玉的叔叔。说身份,人家是太上皇,比皇帝身份还尊贵。

赵玉这边和辽商量看能不能换两个人,但是辽人却说,只有这两人身份才能和金人嫁娶两人身份对等。谁让你赵玉自己没女儿。

于是赵玉就去抓欧阳,没想欧阳旷工,去了杭州。圣旨追到杭州,欧阳又到了扬州。圣旨到扬州时候,欧阳和宋徽宗从水路去了欧家庄游玩。直到两个半月后,欧阳才接到圣旨。欧阳反而埋怨送圣旨的,没和欧平约好时间。再不成,通过东南商业协会查找,一定会定位到自己的位置。

……

九公公接过表章,欧阳恭敬道:“回陛下,这是微臣一年多时间数次往返各地港口,所罗列的目前军商港口存在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