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军权(第2/2页)

这么一来,大家反倒看明白了,这皇帝是最没用的职位。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但是还有两个最重要问题要落实。第一个问题,谁当皇帝?第二个问题:军权的归属。谁当皇帝,这个问题是比较容易的,反正在一群王爷儿子中选一个,实在不成的就大家投票选一个,女性也可以。而第二个问题就比较棘手,兵权是交给新任皇帝,还是由监国掌管,或者是朝廷掌管?

看以前的兵制,三司、枢密院等等发兵权和带兵权全部是分开的。能顺利出兵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臣子是没有出兵权利的。欧阳到东京后感觉很悲剧,没有什么人去询问赵玉怎么死的,死得有多壮烈,而是关心欧阳对兵权的看法。

朝会前一天晚上,徐处仁、苏千密会欧阳,徐处仁道:“争论最大就是兵权。有两种说法。一种监国掌发兵权,枢密院掌调兵权。比如我们要对吐蕃作战。监国发兵,枢密院负责调兵,要谁去领军?要动用什么军队去打这仗,要不要任命元帅等等。军权平分,削弱监国的兵权。”

这个有一定道路,监国毕竟不是军事专家,不会那么专业。所以他提出一个战略要求,比如要求占领吐蕃一半地盘。枢密院就要考虑要占领吐蕃一半的地盘要出多少兵力,需要消耗多少内勤,要调动什么军路。最后把使兵的权利交给合适的将领,让他来完成监国的战略需求。

“但是这种意见的反对声音很大。”徐处仁道:“王爷们全部表示反对,他们说按照皇上生前来定制。监国管理国务,皇帝管理军务。臣子也有不少表示反对,不过反对声音并不算大。主要是大家认为监国之权还是过大。在三省六部尚书安插自己人,可以说是为了政务实施。但是如果再拥有发兵权的话,如果将来有监国不愿意下台,恐怕就只能谋逆。”

“怎么会?”欧阳道:“大理寺和御史台有优先用兵权,他们就是为了监督百官朝议所设立的。宗泽现在是第一把手,他铁面无私大家是知道的。不过我认为,发不发兵权利可以系统规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