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汜水关战事之始!(第4/4页)

“无事便好!”刘备心中大定,笑着说道,“司徒乃高士,欲杀者,我刘备也,必不会迁怒旁人,加害云长,我心乃定!可惜无法见云长一面,甚为可惜!”

“或许司徒江守义,终身不会放二将军前来!”徐庶微笑说道。

刘备皱皱眉,点点头黯然一叹,苦笑说道,“只要云长无事便好,其余之事……日后再说吧!我就是不明白,我刘备兵不过数千,将不过二三,为何司徒久久不放呢!”

“盖因主公乃人杰!俱真龙之相,有帝王命格,在下倒是庆幸,司徒江守义早前不曾下狠手置主公于死地!”徐庶淡然说道,“江哲此人,恐怕亦懂面相,主公当是要庆幸!”

“真龙之相?”刘备苦笑说道,“我刘备此生坎坷之际,亦俱真龙之相?”

徐庶微微一笑,劝说道,“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此乃孟子所言,在下深以为然!”

“我刘备自求两位兄弟无事,却是不求其余事!”刘备摇摇头叹息说道。

“主公,”见刘备如此,徐庶微笑说道,“其实要叫二将军脱身,也是不难!”

“唔?”刘备眼神一紧,急声说道,“军师有何计策,快快说来!”

“主公不曾听闻,白波黄巾张白骑起兵进犯汜水关么?”徐庶笑着说道,“此人欲在袁曹大战于黄河、兖、豫两州兵力空虚之际起兵,想来是有大图谋。”

“那又如何?”刘备皱眉说道,“传闻曹孟德用司徒镇守许都,天下何人敢冒犯?”

“主公此言差异!”徐庶摇摇头,正色说道,“江守义者,谋士也,若是麾下无兵无将,那他又有何作为?如今曹军猛将虎贲,皆在黄河沿岸与袁绍对抗,江守义麾下,亦是无将!而白波黄巾军中,猛将如云,我观江哲,难胜!”

“军师之意是……”

“若是主公以二将军为抵,助江哲守住汜水关……”

“军师错了!”张飞摇摇头说道,“我虽是不通谋略,然而往日与司徒交情不浅,我深知司徒为人,司徒不轻易下狠心,然而一旦下狠心欲除一人,便不会因其余事而改变……”

“非也!非是在下错,而是将军错了!”徐庶摇摇头,正色说道,“江守义此人,我观其处事,以仁义为立身之本,以德服人,就算他欲杀主公以绝后患,亦不会在此刻!江哲掌兵,重大局,眼光悠远,曹孟德麾下人才济济,为何单单用江哲镇守许都?盖因江哲兵政皆通,识大体,掌大局。此刻江哲麾下,汜水关兵少将寡,怕是不日便会被黄巾攻破,我思江哲亦是心中烦忧,主公大可前去,此人必不会加害,至于过河拆桥之事,在下便不多说了,主公应当比在下更了解此人才是!”

“唔……司徒仁义,必不会如此,不过……”刘备犹豫一下,皱眉说道,“依我猜测,司徒恐怕不会答应……”

“是极!”徐庶呵呵一笑,点头说道,“主公乃人杰,江守义确实不会答应放二将军而助主公成事,不过依在下所思,江哲此刻恐怕已在汜水关,主公派人前去许都便是,想来留守许都之人,必定以江守义安危为重,留守许都之人,必是江哲心腹,他若是应允,江哲亦不好反口……”

“妙!”刘备面色大喜。

然而徐庶却面色凝重对刘备说道,“然而主公可是要想明白了,如今与黄巾为敌,便是与大汉为敌……”

“什么?”刘备面色大惊,急声说道,“军师此话怎讲!”

“我昨日夜观天象,见大汉剩余气运已与黄巾连成一脉,我思必是张白骑所为,此人乃张角弟子,我虽不知此人为何如此,不过我思数日之间,此人必会有一番大作为,唔……或许如那曹孟德一般,挟天子令诸侯吧,这个我仍是想不明白!”

刘备眼神一惊,喃喃说道,“与大汉为敌,那……那我岂不是成了……”

“主公!”徐庶低喝一声,正色说道,“如今天下,难道主公仍看不明白么?大汉已亡!若是主公心存汉室,不如便另立新汉!”

“新……新汉?”

“对!如今大汉之气运,不如说是黄巾之气运,大汉已亡,主公乃皇室帝胄,理当顺应天命!成就不世之功!”

“哥哥若要平定天下,三弟我愿为先锋!”偷偷饮着酒水的张飞一抹嘴说道。

大汉已亡么……我传承四百载之大汉已亡么……

刘备面色黯然,缓缓步出官邸。

“三弟,与我前去整顿兵马,军师,劳烦你派人前去许都……不管如何,我当是要先救出云长!”

“诺!”张飞抱拳应道。

“是!”徐庶微微一笑。

张白骑,我不知你为何如此,不过倒是帮我了一个大忙……可惜亦是帮了天下诸侯一个大忙……

天下怕是更乱了……

是的,天下更为纷乱,除去益州、汉中之外,各路诸侯都陷入战火之中……

建安三年,动荡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