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时局考验

征讨李同捷

李昂自幼生长在深宫之中,父皇李恒整日嬉戏无度进而对皇子们的教育不管不顾。李昂虽然过着优裕豪华的生活,但他却没有放松自己。他生性节俭不喜欢华丽奢侈,当时亲眼目睹父皇和兄长两朝王公贵族的奢侈腐化,他对此十分厌恶,所以即位后他首先革除奢靡之风,力倡节俭风气,选贤任能,澄清吏治,虚心纳谏,重农惠民。可以说在李昂的努力下,帝国正在从穆、敬二帝的歧路中逐渐回归正途。

不过在李昂励精图治、孜孜为政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帝国始终存在的祸患,那就是藩镇依旧呈现各自为政、不服从朝廷政令的现象。作为一个立志让大唐帝国恢复生机的皇帝,李昂决心要向祖父李纯那样继续整治藩镇。

大和元年(827年)三月,忠武军节度使王沛去世,李昂得到消息后,任命太仆卿高瑀为忠武军节度使。当时李昂的这个决定非同小可,因为自唐代宗李豫时期以来,藩镇节度使大多出自禁军将领,禁军将领凡是资历较高者,都愿意出百分之一的利息向京城富豪们借钱,进而用来贿赂神策军护军中尉,请求授任节度使。由于贿赂数额巨大,所以往往能够达到目的,而不用经过皇帝和宰相的批准。

可想而知,通过贿赂手段当上节度使,在其上任后肯定会加倍盘剥百姓,以便偿还富豪们的债款,所以当时的人们送给这些节度使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绰号--“债帅”。王沛去世后,李昂让太仆卿高瑀继任,等于打破了大部分禁军将领出任节度使的惯例。

当时针对高瑀的这项任命,并没有在全国藩镇之内掀起太大的波澜。李昂见事情进展顺利,于是准备下一步从横海镇入手,将藩镇的节度使一点点地换成自己信任的朝臣。之所以要将横海镇当作首个目标,是因为横海节度使李同捷很长时间以来对朝廷有些不买账。

在敬宗李湛在位的宝历二年(826年)三月,横海节度使李全略去世,他的儿子李同捷未经朝廷允许,便擅自代理节度使职位。李昂即位后,李同捷割据横海已经将近一年,面对新即位的皇帝,他希望朝廷能够承认自己的节度使职位。于是,在大和元年(827年),他派遣掌书记崔从长携带自己亲笔写给李昂的奏章,和他的弟弟李同志、李同巽一同前往长安朝见李昂,表示愿意遵守朝廷诏令。

看完李同捷的奏章,李昂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在他看来,李同捷作为地方藩镇节度使之子,是不可能完全听命于朝廷的。之所以会在自己刚刚即位就前来示好,完全是因为横海镇地域狭小,李同捷需要安定的发展空间,以使自己做大做强。

所以李昂决定不理会李同捷的请求,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大和元年(827年)五月十五日,李昂任命天平军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任命李同捷为兖海节度使,想就此首先将李同捷调离开自己经营已久的横海。不过李昂担心河南、河北的藩镇会煽动李同捷抗拒朝命,所以特意加封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为同平章事,不久,又分别授予卢龙节度使李载义、平卢节度使康志睦、成德节度使王廷凑为检校官,以便笼络他们倾向于朝廷。

当调任的诏书传到横海镇后,李同捷十分气愤,于是他以横海军将士强行挽留自己为名,拒绝担任兖海节度使。就在李昂拿不定主意该采取什么措施时,五月二十五日武宁节度使王智兴上奏李昂,请求带领本镇三万人马出兵讨伐李同捷。同时平卢节度使康志睦也表示愿意作为先锋军进讨李同捷。

武宁和平卢二镇的积极态度,让李昂十分兴奋,于是在和宰相们达成一致意见后,李昂于八月十一日颁布《讨李同捷诏》,正式拉开征讨横海镇的序幕。当时除了武宁、平卢承诺出兵之外,李昂还命令乌重胤、史宪诚、李载义以及义成节度使李听、义武节度使张璠等各带本镇人马一同进剿李同捷。

面对即将到来的官军的大兵压境,李同捷派儿子和侄子们用珍贵的古玩字画以及歌舞伎女去贿赂各路藩镇,以求得他们撤兵甚至是转向支持自己。不过效果并不理想,如卢龙节度使李载义就拒绝接受贿赂,并拘捕李同捷之子,连同所贿赂的物品一同呈献朝廷。

不过,当时每个藩镇也有各自的立场和想法,李载义属于坚决拥护朝廷的一派。当然,也有支持李同捷的人,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就是其中的一个。

由于史宪诚与李同捷的父亲李全略是儿女亲家,李同捷抗拒朝命后,史宪诚暗中运送粮食援助李同捷,并故意拖延时间,拒绝出兵征讨。当时宰相裴度不知道史宪诚已经暗中与李同捷互相勾结,认为他对朝廷绝对忠心。可是另一位宰相韦处厚却怀疑史宪诚的所作所为,于是他利用史宪诚的使者到中书省汇报工作的机会,决心向史宪诚施压。

“裴大人在皇上面前用他全家百余口的性命为你们节度使作保,保证他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是,我也不确定史宪诚对朝廷到底是不是真的忠心,这要看他以后的行动,你回去告诉史宪诚,如果他胆敢和李同捷暗中勾结,朝廷绝不会轻饶,而且辜负朝廷不可以,辜负裴大人更不可以。”

使者唯唯诺诺地离开了中书省,回到魏博镇后将韦处厚的话一字不落地传达给了史宪诚。而史宪诚本来就不想将事情搞大,所以中断了与李同捷的暗中往来。

从对于朝廷的态度来看,史宪诚至少还没有彻底和朝廷公开决裂。不过,成德节度使王廷凑就是另外一副模样了,在皇帝李昂发出征讨李同捷的诏令后,他不仅没有立即出兵,反而上奏李昂请求加授任命李同捷为节度使的符书,结果遭到李昂的严正拒绝。于是王廷凑开始公开支持李同捷,屯兵边境试图阻止征讨李同捷的军队入境。

与此同时,王廷凑还派使者携带厚重礼物,贿赂西突厥的别部沙陀部落酋长朱邪执宜,想联合沙陀共同支持李同捷。不过沙陀部落自唐太宗李世民起就入朝进贡,世世代代与大唐保持友好关系,所以当时朱邪执宜拒绝接受王廷凑的贿赂,并将其使者逐出边境。

王廷凑在朱邪执宜那里吃了闭门羹,这让他倍感无奈,虽然他派出军队屯兵边境,但他并不是二杆子,在看到只有自己本镇支持李同捷后,他担心会被李同捷拖下水,所以他收起先前的强势态度,开始采取静观其变的策略。这样一来,就让李同捷真正陷入了孤立之中。

大和元年(827年)十月,乌重胤率领大军进攻李同捷连战连胜,就在他领兵想要攻打横海重镇德州的时候,却在十一月不幸病逝于军中,这使得官军暂停对李同捷的征讨。李昂得到消息后,根据武宁节度使王智兴的推荐,调任保义节度使李寰为横海节度使,同时加封王智兴为同平章事节度各路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