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终的胜利者

武惠妃千般算计最终也没能等到皇后的桂冠便撒手人寰,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李隆基强忍悲痛将她以皇后之礼安葬,并追认为贞顺皇后,生前没能登上皇后之位,死后能够被追认也算是有了一个最终的名分。

李隆基虽然悲痛,但他清楚的知道这种悲痛只能隐藏在自己的心中,此时他必须彻底的冷静下来,化悲痛为力量,处理好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

因为,武惠妃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太子李瑛也已经被赐死,接下来该立谁为太子,将是李隆基必须思考和迅速做出决策的首要大事,如果武惠妃还活着,寿王李瑁将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事实上时任首席宰相的李林甫在武惠妃去世后,不止一次劝说李隆基尽快立李瑁为太子,这倒不是因为他是个遵守盟约的人,而是因为在他看来,李瑁当太子乃是顺利成章的事情,而且李瑁如果能够成功上位,自己无疑具有拥立之功。

李林甫的数次劝说,让李隆基一时间感到十分棘手,因为当他彻底冷静下来,他忽然发现李瑁并不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隆基明白立储这个问题事关大唐帝国的前途,这就迫使他必须要抛弃个人感情的爱憎,更加客观、冷静的来考虑这个问题,可以说李隆基的冷静让立储这件本来很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变得复杂迷离起来。

武惠妃之死使李瑁“子以母贵”赖以得宠的全部优势顷刻间化为乌有,而且公正的讲,李瑁并没有超越其他皇子的绝对优势,在李隆基三十个儿子中李瑁排行第十八,上边还有十七个哥哥,不仅年龄不占优势,同时也缺乏作为储君的气度和历练。

在武惠妃和太子李瑛斗争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史料记载我们发现只有武惠妃、李林甫、太子李瑛三兄弟等有限几个人战斗在第一线,却不见李瑁参与其中的任何记载,李瑁并不是白痴,他应该明白母亲武惠妃如果当上皇后,对于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如果他是一个具有政治才能的人,他至少应该为母亲出谋划策,所以从这一点来讲,至少说明李瑁是个政治才能平庸的人。

综合多种条件来看,李瑁并不是储君的合适人选,那么究竟谁才是合适的人选呢?

坦白的讲,他曾经想过长子琰王李琮,李琮虽然各方面条件不错,而且是嫡长子,符合皇位继承的礼法,但李琮年少时因为一次打猎不小心被豹子抓伤了面部,从而留下了残疾。作为大唐帝国未来的皇帝,李琮面部的残疾势必会影响大唐帝国的形象,就是这一点让李隆基只能遗憾的放弃李琮这个人选。

当李隆基将诸多皇子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不断筛选时,他忽然发现二皇子忠王李玙是个不错的人选。

顺便说一句,此时的忠王李玙就是三十多年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激烈角逐时,那个险些被扼杀于母腹之中的胎儿,即后来唐朝第八代皇帝唐肃宗李亨!

史书记载李玙是个具有仁爱之心,文化素质颇高的人,善于写文章,年龄不大的时候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算是神童之类的人物。

李隆基之所以认为李玙是个合适的人选,除了排行占据优势、自身素质过硬之外,还因为李玙是所有皇子中最有建树的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玙领命朔方节度使、单于都护,开元十八年(730年)受命河北道行军元帅,遥统十万大军击退奚、契丹联军的进犯,虽然这次战役李玙只是名誉指挥官,并没有实际指挥作战,但毕竟亲身在北部边境体验了战争的残酷,仅这一点就比那些身居内宫的其他皇子多了一份历练。

作为李隆基的次子,在哥哥琰王李琮因为个人形象问题被淘汰出储君人选后,李玙并没因为个人排行的优势而产生什么非分之想,而且因为性格温和,也没有因为弟弟李瑛当上太子而产生嫉妒之心,这么多年来他始终恪守一个皇子的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而且努力完成父皇李隆基交办的每一件事。

这一切,其实李隆基全都看在眼里。

如果抛开其他因素,李玙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个人素质过硬,又经历过战场硝烟的洗礼,在李隆基的三十个儿子中还真找不出这样的人来。

但历朝历代立储这件事,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血脉延续,就连寻常百姓家分遗产还得考虑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和是否公平等诸多问题,更何况是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储君之立,所以说李隆基不考虑其他因素是不可能的。

现在在李隆基看来,诸多因素中最让他感到掣肘的就是李林甫的态度。

大唐帝国自建国以来,在立储这件事情上,宰相们都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长孙无忌到张九龄,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宰相们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储君废立的走向,而皇帝虽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实话实说立储这个问题是没法搞一言堂的。

只因为一个原因,那就是无论立谁为储君,自己在撒手人寰之后,未来的皇帝必须要和大臣们同心协力的干事,如果大臣们不支持新皇帝,那么新皇帝将会陷入孤立的境地,所以每个皇帝在立储这个问题上,是必须要考虑大臣们意见的,尤其是宰相班子。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李玙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因为首席宰相李林甫是支持李瑁的,而且李隆基知道李林甫并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在他的背后是一个集团在协同作战。

纵观当时的朝廷现状,李林甫已经成为朝廷内的权臣,李隆基对他是信任有加,已经逐渐步入老年的李隆基此时甚至已经将他看成是未来大唐帝国的中流砥柱,新的储君能够得到他的拥戴,无疑会实现君臣协作的局面。

但另一方面通过回顾历史,李隆基内心有着另外的一番忌惮,那就是不愿意看到新的太子因为权臣的拥戴而羽翼过丰,这是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其中的复杂只有李隆基自己能体会。

可以说综合多种原因,立太子这件事随着武惠妃的突然去世和李隆基内心的矛盾状态,而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二月一直到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五月,李隆基始终在寿王李瑁和忠王李玙之间犹豫不决,甚至经常闷闷不乐,以至于睡眠和饮食急剧减少。

其实很多事情表面看起来十分复杂,但往往它却有着最为简答有效的解决办法,之所以当事者一时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是因为他们无法跳出事件以外来看清事情的本质。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就在李隆基被立储问题困扰时,有一个人始终在暗中注视着李隆基,由于身份的原因,使他注意到了皇帝陛下生活上的显著变化,这个人就是时刻不离李隆基身边的宦官高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