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氏族志》

贞观时代,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除了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之外,同时《氏族志》的修成也是贞观人才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氏族,所谓“官有世胄,谱有世官”,即“世族”,兴起于东汉末年,自从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官员的选举制度都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他们完全根据门望的高低来选拔官吏,说的通俗点就是,如果你的祖上是大官,那你肯定能做官,如果你祖上是个穷光蛋,即使你是个天才,对不起,也请你靠边站。

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在魏晋南北朝以降,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局面,同时在婚姻方面,世家大族也是自命清高,从不与寒门通婚,可以说门第完全成为评判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及婚配的标准,在这种局面下,谱牒之学应运而生,世家大族纷纷为自己编撰家谱、族谱,在各地评定门望等级,而且这种做法,得到了政府的保护。

当时各地逐渐形成了很多世族大姓,例如山东的“郡姓”,以王、崔、卢、李为首,江南的“侨姓”,以王、谢、袁、肖为首,吴越的“吴姓”,以朱、张、顾、陆为首等,其中山东的“郡姓”是所有世家大族的代表。

世家大族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二百多年的岁月后,到了隋朝,势力已经严重削弱,不复当年的风采,隋文帝杨坚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而且经历了隋末的动乱后,世族更是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李唐皇族在开国的过程中,重用了很多寒门人士,所以在唐初,尤其是李世民继位后,世族更是分化瓦解,已经完全趋于衰落,在贞观时代,世族和寒门在官员中的比例基本上平分秋色。

可是,在当时来讲,门第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在评价人时,往往不自觉的就用门第来品评人,而且在婚姻方面门第观念的影响依然至深,并且同属于世家大族,但由于地区不同,也造成了高低之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很多矛盾,例如马周在为官期间,就因为出身贫寒,就造就了出身世家大族韦挺的白眼。

而且,李唐皇室出身关陇贵族,关陇贵族虽然也是世家大族,但由于李唐皇室混有鲜卑人的血统,因此身为汉族代表的山东世族自然从骨子里看不起关陇贵族,综合各种原因来看,重修《氏族志》,其实是李世民打破传统氏族门第观念的等级,提高李唐皇族门望的过程。

贞观六年,李世民和房玄龄曾经进行过一番长谈,在这次谈话中,提到了当时婚姻风俗的话题,认为氏族卖婚现象弊病突出,尤其是嫁女时,大肆索取聘礼,越多越好,就像做买卖一样,有损民风,同时他们意识到政府应该着手进行改革。

君臣二人的这番长谈,揭开了重修《氏族志》的序幕。

紧接着,李世民就做出了具体的指示:命令朝廷官员遍寻天下的氏族谱牒,依据现有史料的相关记载,考察其中的真伪,褒进忠贤,贬退奸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重修《氏族志》的指导思想:

1、剔除一批不合格的氏族,增补当代的新贵。

2、以道德来衡量氏族身份的资格,达到甄别忠奸的目的。

3、保证氏族血统的纯正,防止世庶混杂。

这是个巨大的工程,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李世民身边的人才的群体,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参加这次重修《氏族志》的有谏议大夫魏徵、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著作郎虞世南、度支郎中崔仁师等人,以及一些没有记录下姓名的抄录官员。

这些朝廷官员一边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完成皇帝交给修书的任务,可以想象,在重修《氏族志》的过程中,他们大多数人放弃了很多娱乐和休息,甚至很多人因此而损害了身体健康,但是所有的人没有一句怨言,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个共同的理想,按照后来杜甫的说法,那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贞观十二年,《氏族志》终于修成颁行天下!

在诏令中,李世民和盘托出了重修《氏族志》是出于整肃人伦,维护礼教的思想动机,而且是直指卖婚丑陋现象的。

虽然后来李世民力图通过重修氏族来禁止卖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还是认为,在一千多年前,李世民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有这样的开明意识,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有人说,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是科举制度的倒退,他是出于私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出身关陇贵族的李唐皇室的地位,我认为这个评价并不客观,虽然他重修《氏族志》只是重新划分氏族阶层,有些换汤不换药的味道,但是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毕竟曾经为了素朴民风,而做过努力,从他意图治理卖婚现象就可以看出,李世民重修《氏族志》还是有它进步意义的。

毕竟曾经努力过,是否成功,有时真的无法预料。

因为我们都有不可消除的局限性。

但是只要努力过,只要有进步的意识,我认为就是成功的,努力了,就不后悔!

《氏族志》不算一部伟大的著作,甚至根本就不能算是一部著作,他只是李世民和他的官员们修订的一个族谱,但就是这不起眼的族谱,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以李世民为首的贞观时代的人才群体为了那个盛世局面的不断延续而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