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撤兵

李世民始终没有放弃夺回土山,唐军的进攻犹如潮水一般,一时间土山周围双方一共聚集了将近上万人,不过唐军的进攻虽然猛烈,但高句丽人凭借着实现挖好的壕沟,有条不紊的抵抗着唐军的进攻,丝毫不见慌乱。

李世民三天拿下安市城的想法不过是个梦想。

目前的情况下,李世民是最着急的,而李道宗却是最害怕的,虽然土山失守他不是直接责任人,但他却负有领导责任,所以李道宗不顾自己一瘸一拐的样子,来到李世民面前,向李世民叩头请罪。

李世民明白此时治李道宗的罪丝毫没有意义,所以他学习当年秦穆公再用孟明的做法,赦免了李道宗,因为在他看来,前边还有许多硬仗等着李道宗去摆平。

不过老天爷并没有再给李世民机会!

从六月二十日到达安市城开始,一直到土山失守为止,李世民在此足足耗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未曾前行半步,虽然两个月对于大战来讲,不算是太长的时间,但是对于辽东这个地方来讲,时间对于唐军是十分宝贵的。

因为冬天即将来了!

辽东的天气不同于中原,一过了农历九月就会降下寒霜,气温急转直下,转眼间秋风就会转变为凛冽的寒风,紧接着草枯水冻,而唐军多为中原人,对于辽东的天气肯定极端的不适应。

李世民是真龙天子,但却左右不了老天爷的安排!

看着安市城那高大的城墙,李世民是不甘心的,当年杨广止步于辽东城下,现在他只比杨广前进了一步,而平壤城依旧是遥不可及!

贞观十九年九月十八日,李世民在经过了内心反复的挣扎后,终于下令撤兵,就像当年二战时德军已经望见莫斯科的钟楼时,却因为严寒的到来而不得不放弃一样,李世民在回眸安市城城楼上那高句丽的旗帜后,愤愤不已的黯然离开了这座他曾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的安市城!

至此,东征高句丽宣告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对于杨万春还是十分赏识的,在临走前,特意赏赐杨万春百匹绸缎,而杨万春亦登城拜谢,遥送唐军回国。

站在国家的角度,你是我的敌人!

站在个人角度,我们是朋友!

平心而论,安市之战无论唐军还是安市城守军,双方攻防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所谓英雄惜英雄,虽然作为敌对的双方,但是最后李世民和杨万春都表现出了大度的骑士精神,可谓战争史上的一段佳话。

东征高句丽,共攻拔玄菟、盖牟、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余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 7 万人入山海关内。共歼敌4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官人酋帅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万人,并给程粮放还本土。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近两千,战马死者十之七八。

从数字上来看,李世民是获胜者,但从远征高句丽的目的和意义而言,李世民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本来经历了贞观十七年的政治地震后,李世民想借助东征高句丽的机会,打一场漂亮的胜仗,再展“天可汗“的雄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大唐帝国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依然是所有人效仿的对象,可是随着东征高句丽的无功而返,李世民当初的目的并没有达到,相反高句丽依然延续着逢中原人不败的神话,自李世民即位后,东突厥、高昌、吐蕃全都不在话下,而高句丽却成为了李世民唯一没有征服的对手,这个遗憾,直到他死也没能弥补!

最关键的是,李世民的心境!

在这场战争中,李世民自始至终基本都是冲在最前,与士兵们一同前进,一同撤退,大家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带兵四处征讨,虎虎生威的秦王李世民,人们似乎暂时忘记了他的皇帝身份,但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事实上,李世民实在调整自己!

因为贞观十七年的这场政治地震,给李世民造成了极大的心里伤害,怎样忘记伤痛?怎样才能走出过去的阴影?在李世民看来,唯有重新回到战场,找到当年的自己,才能渐渐的忘记过去。

当然忘记过去只是暂时的,但即使是短暂的忘记,也比时刻徘徊在过去的阴影中要强很多!

而胜利无疑是他最期望的,现在因为寒冬的到来,而不得不半途而废,李世民不仅没有走出曾经的阴影,相反,他的内心再次遭受打击。

因为他平生从未败过,甚至面对敌人的时候,敌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死,要么就是投降。

可现在高句丽人却实实在在的为李世民上了一课!

在李世民看来,没有结果,就是失败!

心情极差的李世民率军走进了大唐的国界,不久他生病了,有些人的命运也即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