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来俊臣的末日狂舞(第4/8页)

皇甫文备怀恨在心,与来俊臣共证李昭德谋反,于是李昭德被捕下狱。李昭德下狱,被视为李唐士族的一次重大失败。但是紧接着,来氏集团内部也出了问题。

卫遂忠是来俊臣一手提拔起来的密探,当年来俊臣在全国各地布控,安排线人,只要他想整谁,各地爪牙就相互串供,罗织罪名。

卫遂忠是来俊臣手底下最为得力的干将,他不仅在行动上亦步亦趋地跟着来俊臣,更主要的是他能够吃透来俊臣博大精深的权谋思想。他甚至将来俊臣所著的《罗织经》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放在枕头底下,日日苦读,夜夜钻研。因此他得到来俊臣的赏识,被视为心腹死党。

在来俊臣的政治态度中,有一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一方面,他大肆残杀士族地主;另一方面,他又千方百计地想挤进士族阶层,成为一名真正的士族官员。来俊臣在下贬同州之前,逼娶了太原望族王庆诜之女,就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

王庆诜之女是个美人,已经嫁于职位低微的段简为妻。来俊臣除了看上此女美貌,更重要的是来俊臣希望可以利用这种婚姻关系,重新树立来家门户。而后一种态度,则直接导致了来俊臣与集团其他成员的紧张关系。

来氏集团中的大部分人来自于社会底层,原先来俊臣倚靠他们打下权力根基,现在羽翼丰满,又准备抛弃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攀富结贵。

自认为天下再无敌手的来俊臣万万没有想到,他将李昭德送进大狱,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将要走到尽头。因为有一把刀已经抵住了他的喉咙。这致命的一刀不是来自于宿敌,不是来自于仇家,而是来自于他最为亲近的下属兼朋友——酷吏卫遂忠。就像他当年将周兴请入瓮中,朋友对他们这种人来说,或许就是他们饿极之时放在火上烤着吃的饱餐之物。

4

神功元年(697)六月,来俊臣举行了一场豪华盛宴。宴请的对象是王氏夫人娘家的有关亲友。到场的所有客人都经过他的严格挑选,与会者全是豪门大户之人,来氏集团中那些出身低贱的老成员都不在邀请之列。

就在来俊臣与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客人频频举杯之际,来氏集团的老成员卫遂忠,自带酒水和食物找上门来。卫遂忠刚从另一个酒场赶来,虽然已经喝得迷迷糊糊,可他还是感觉意犹未尽。

或许是酒壮怂人胆,卫遂忠一步三晃地登门来找来俊臣继续喝酒。门卫拦住卫遂忠,却被他强行推开。卫遂忠径直入内,迎面撞上王氏,他满心的怒气无从发泄,借着酒劲,他指着王氏的鼻子就是一通羞辱,语言极其难听。王氏虽然是二嫁,但好歹也算是名门淑女,众目睽睽之下竟被人羞辱至此。

来俊臣顿觉颜面扫地,气血上涌,一顿棍棒将卫遂忠的酒意给打醒了。卫遂忠醒了以后就跪地求饶。他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可几天后来府传出消息,王氏女不堪受辱竟然自杀了。卫遂忠辱骂她,不仅是对她人格上的侮辱,更让她整个家族蒙受屈辱,唯有一死才能解除受辱的痛苦。

消息传来,卫遂忠吓得魂飞魄散。他了解来俊臣的诸般手段,他知道,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多么凶险的命运。

出身名门望族的女子秉性刚烈,嫁给来俊臣后过得本就生不如死,但无论如何她的死是因为卫遂忠大闹来府引发的。卫遂忠买来棺材,写好遗书,在家等着来俊臣的报复。由于王氏夫人选择了自杀,来俊臣“立门户”的企图,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卫遂忠明白,现在的他和来俊臣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可现实并非如卫遂忠所设想得那样,来俊臣居然没来寻他的晦气。或许来俊臣看上的本就是王氏的美貌和她高贵的家世,从段简手里将王氏抢过来,只是为了满足一个成功男人的虚荣心。人死不能复生,天下美貌女子遍地都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没过多久,来俊臣又盯上了段简的侍妾,估计段简上辈子与他有着难以消解的深仇大恨。来俊臣也不得不佩服,段简欣赏女人的眼光与自己如此相似。为什么他娶到手的女人,总是令自己魂牵梦绕放不下?

段简恨得牙痒痒,也只能自认倒霉。

来俊臣不仅将自己的罪恶之手伸向那些低级别的官员,就连居住于帝京的外邦人士也遭到了侵犯。当时盛传住在洛阳的西羌酋长有个擅长歌舞的年轻小妾。来俊臣想得到这个女人,遭到酋长的严词拒绝。于是来俊臣就诬告这个酋长有造反的企图。

消息传开后,各国的酋长约有数千人之众赶到洛阳宫城前,自行割掉一只耳朵,或割伤自己的脸面,以此证明酋长的清白。异域臣国的使节在危险逼近时,形成一种抱团力量,并通过自残的方式来捍卫尊严,就算是残忍如来俊臣,也不得不做出退让。

在这个世界上,最想除掉来俊臣的人,段简是其中一个,而卫遂忠是另一个。王氏的死让卫遂忠惶惶不可终日,他太了解来俊臣这个人了,因为了解,他才不相信来俊臣会轻易放过自己。

于是,卫遂忠决意用告密的手段先发制人。卫遂忠是来氏集团的核心人员,对他的揭发,不由人不相信。此时,契丹军正在攻占冀州,武懿宗的军队仓促之间由赵州退至相州。但是这一重大的军事失利,给京都百姓带来的震撼,还没有卫遂忠揭发来俊臣造成的冲击力度大。

卫遂忠的告密,是揭发来俊臣企图通过一个庞大的罗织计划,以达到窃取皇权的真正目的。来俊臣的罗织计划分为两步,武氏诸王也因此成为来俊臣首先要打击的对象。卫遂忠告密显然是想要借此离间来俊臣与武则天、来俊臣与武承嗣等武氏族人之间的关系,使来俊臣处于一种孤立状态。

以武承嗣为首的新外戚武氏一族,在朝堂内外行事张扬,专横跋扈,自然引起许多人的反感和厌恶。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俊臣的复仇心理越来越强烈。最初,来俊臣只想报复武承嗣一个人,然而在思索具体办法的过程中,他的复仇计划也越来越大。

来俊臣认为打倒一个武承嗣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只不过让武氏一族再出现第二、第三个武承嗣而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他们彻底除掉!于是来俊臣将武承嗣、武氏诸王以及太平公主等人有谋反的企图奏报武则天。

这个想法促使着来俊臣更加疯狂地投入其中,他认为自己的推理无懈可击:武则天年纪大了,皇嗣李旦并没有让位的可能,武承嗣和武氏一族感到前途暗淡;在不安和焦虑之下,武承嗣和武氏族人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于是他们私下勾结,想要诉诸武力,强迫武则天将帝位让于武承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