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鞋子落地的那一声巨响(第2/4页)

时任司刑少卿的桓彦范和天官侍郎崔玄暐都是狄仁杰生前非常赏识、极力推荐的人。他们也跟狄仁杰一样,是李显的拥护者。

桓彦范上书强烈要求治张昌宗的罪,崔玄暐多次要求惩处张昌宗。二人上书都是在向武则天施加压力,桓彦范更是言辞如利剑。他说:“张昌宗无功而蒙圣宠,心藏叛乱意图,此次之罪,可以说是苍天下达怒意所致。如果上奏自白即可不问罪,那么世上则无人处刑,如此放任,必导致天下大乱。”

武则天只好让司法部门研究怎么定张昌宗的罪。司刑少卿崔昪是崔玄暐的弟弟,他对张昌宗的判决是斩首。

宋璟乘机再次要求收押张昌宗。武则天无奈之下对宋璟说:“张昌宗已经向我奏报了,你先退下,容我再好好想想。”

宋璟将手中的审讯笔录呈上,却立在那里没有退下。武则天将手中材料翻得哗哗作响,翻了好几遍,依然没有表态。

宋璟只好继续奏道:“那是他被匿名信检举,实在没有办法才来自首的,谋反是大逆之罪,即便自首也不能减刑。如果不处死张昌宗,朝廷还要法度做什么!”

武则天也被宋璟所表现出的凛然姿态所震慑,她也不发火,只是和颜悦色地劝解宋璟。宋璟却旁若无人,摆出一副以死相搏的姿态,说:“张昌宗承蒙额外的恩宠,臣知道自己的话会带来灾祸,但义愤在心,就算死了也不会感到遗憾!”

或许是这句话激怒了武则天,她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杨再思担心宋璟再这样下去还会惹武则天生气,就以武则天的名义让宋璟退下。

结果反遭宋璟一番讥讽,宋璟鄙视地看了杨再思一眼,说:“天颜咫尺,亲奉德言,不烦宰相擅宣敕令。”杨再思只得讪讪地退了下去。

宋璟紧盯不放,武则天也不好强行回避。她有些气急败坏地质问道:“你们说该怎么处理昌宗?”宰相崔玄暐的弟弟、司刑少卿崔昪说:“按我大周律法,应对张昌宗处以大辟!”大辟就是把人大卸八块。

宋璟知道,想要上来就将张氏兄弟大卸八块,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于是再次奏道:“谋反大逆,无容首免,请速将张昌宗下狱,交御史台按问。”

在宋璟义正词严的要求下,武则天答应让张昌宗到左台(即御史台)接受调查。

宋璟大获全胜,押着张昌宗直奔御史台。宋璟急于要将张氏兄弟除掉,不等升堂,就直接站在院子里开始审问起来。张昌宗显然也被宋璟的举动所震慑,失去了往日的张狂,低声下气,有问必答,眼看就要有所突破。

就在这时,情况突变,武则天身边的一个近侍赶到。他当场宣读了武皇赦免张昌宗的敕书,张昌宗就这样得到了豁免。眼看张昌宗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傲慢地转身离去,宋璟不禁叹息道:“未能先将逆贼脑袋击碎,悔之莫及!”

其实武则天也算给足了宋璟面子,不仅没有追究他三次抗旨之罪,还叫张易之、张昌宗专程到他府上去拜谢。宋璟拒绝见他们,并让人传言道:“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

2

武则天建立的大周王朝仍沿用唐朝法律,依照《唐律》,张昌宗所犯的是涉嫌十恶罪的第二款“谋大逆”罪,所以崔玄暐、桓彦范和宋璟等宰相、法官都想办他,而且有把握将其定性为死刑。

危急关头,对张昌宗有情有义的武则天急不可待地以皇帝发出的敕令生生地打断了司法程序,特赦张昌宗,无异将事件揽到了自己身上,这就使得将矛头指向了自己。

“二张”兄弟无论犯了什么样的罪,都有武则天刻意庇护。武则天丝毫没有将“二张”治罪的想法,仍让张易之以麟台监、张昌宗以春宫(礼部)侍郎的身份参与朝中事务,依照制度,他们是无权参与大政的。

在武则天病重期间,身边只有“二张”的情况下,政事到底由谁来决定?万一发生不测到底由谁来继承皇位?以武则天的执政风格,这种极度不明朗的情势又怎能不让那些心忧李唐社稷的朝臣们以及她的三个子女焦虑和紧张?武则天越庇护“二张”,越让“二张”参与朝中事务,则越会使子女、朝野心怀不安和恐惧。

对于他们来说,要除掉有危险性的张易之、张昌宗,只能采用非常之手段。若采用非常的手段,就必须先对付武则天。

这时候的武则天也在慢慢地妥协,她也知道传位是早晚的事,她已经明诏让李显接任太子之位。但是她绝对不可以在有生之年逊位,那就等于自我宣布武周灭亡,等于宣布由她为之奋斗了几十年建立的女人当政的王朝灭亡。自掘坟墓的事,她绝对做不到,也不符合她一贯的行事风格和性格。

当武则天躺在病床上,从宦官嘴里第一次听到“二张”谋反的消息时,也只是惨淡地一笑。

武则天知道,“二张”绝不可能做出叛逆之行。真正让她感到可怕的是谣言背后所酝酿出来的各方力量。她很同情“二张”,自己的死期,可能就是他们的祭日。作为宠臣,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们必须要为君王殉死的命运,别无选择。

在长安四年(704)那个多雪的冬天,宋璟非但没有感到一丝暖意,反而觉得比任何一个冬天都更加的寒冷。耗费了无数精力,那么长时间的坚持与等待,竟等来这般如同儿戏的结局。这对于一直希望在制度内解决问题的宋璟,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武则天对“二张”的维护、包容让朝廷内部那些有心杀贼的人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武则天活在这个世上一天,就没有人能够动得了张氏兄弟。

在法律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张柬之以武力兵谏逼宫的主张逐渐占据了上风。对“二张”的憎恨,对朝政的失望,对时局的忧虑,最终战胜了对铁血君王的恐惧,君臣之间的敌对态势终于发展到了白热化阶段。

武则天的病情一直没有起色。新年伊始,她出人意料地下令废弃使用四年之久的年号“长安”,改元“神龙”。“神龙见首不见尾”,以之为年号不免有几分不祥之意,这大概是武皇一时心情恶劣的产物。

尽管如此,她仍然试图与大臣们改善关系,开年便宣布接受宰相崔玄暐及司刑少卿桓彦范的意见,大赦天下,自文明元年以来的罪犯(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囚睿宗,改元文明),如果不是徐敬业扬州之乱或李唐宗室起兵的主谋魁首,皆在宽宥之列。这是她独掌天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平反活动。

崔玄暐与桓彦范都是力主将“二张”治罪的大臣,武则天此举有一定的和解意味,也是希望能在她生前了结恩怨,实现政局的平稳过渡。但她万万没有想到,针对她的罗网已经布置停当,并在悄悄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