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锦衣都督(第2/2页)

迎回朱祁镇的杨善,这一次也捞足了好处,当年就立功不小,这一次政变也参与其中,虽然那晚不曾参与大事,好歹也封了兴济伯,文官封伯,在明朝已经算是很少的特例了。

除此之外,还有海宁伯董兴、怀宁伯孙镗、东宁伯焦礼、怀柔伯施聚、宣城伯卫颖,这些新晋的伯爷全是高级武官,都是十团营和三大营掌营的武将,夺门复辟,没有什么功劳,但朱祁镇封赏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用意。

大同守将郭登已经封侯,势必不能再封,而且虽有书信传来表示效忠,但弃用是肯定的事,前朝旧臣,用之不得。

朱祁镇这会大封武臣,也是打造自己的武臣班底,用心很深,也是正常的帝王手腕。

这一回,最倒霉的就算是武清侯石亨,没有什么封赏不说,原本的京营权柄还被分了不少出去,听说在家里摔盆砸碗的,闹的不轻。

但他的爵位,没有大功,则没有升一级的可能。已经是侯爵,再上则是公爵,明朝公爵,岂又是那么容易得来的?

至于他的侄子石彪,在原本的历史里也是要封伯的,但这一次,也是没份了。

封赏名单一下来,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但正南坊和宣南坊的一些地方,最为关注的,当然还是张佳木的封赏。

已经是锦衣卫指挥,掌印办事,这显然是不够的。再下一步该是如何,自然也是所有人的关注重点。

对于张佳木本人来说,目前的地位对他来说却是正合适的。袁彬和哈铭对皇帝的情谊可是比他深的多了,也就是封了指挥佥事,他才十七,就算和皇家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再又立下大功,但如果现在就封到武臣一品,加侯加伯,反而有点让人忌惮。

想来想去,还是退守再待时更好。

在封赏下来之前,他已经进宫几次,极力推辞厚赏。朱祁镇勉从其意,君臣两人已经把他的封赏定了下来。

官加都督同知,阶为荣禄大夫,勋位柱国,赐城外庄园一座,由张佳木自己挑选,城内则赐甲弟一所,面子,里子,都很到位。

诏旨下时,山呼万岁,沉静如张佳木,亦是有一种心满意足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