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简单粗暴(第2/2页)

“大人这话说的学生不解。”另外一个秀才歪着身子探出头来,大声道:“岂能将读书人与百姓之流等同?学生辈自幼苦读,可不是为了被大人轻视的。”

有人没有出头,但在人群中也大声接了一句:“吾辈乃是国家栋梁,大人不是读书人,当然不会懂得!”

这话的意思,其实不但是读书人比百姓更高一筹,而且也明显是比眼前这些天子亲军也要高明的多,在大明已经有了一种看不起武夫的趋势,而事实上。武官也确实每况愈下。武夫已经以不识字为荣,并且根本很多高级将领都是目不识丁的粗人,底下的军户和营兵都是良莠不齐,不少犯法之辈被充军入营,更让普通的百姓和读书人瞧不起当兵的老粗。至于一群被当成奴隶和奸徒的下等流氓是不是能保家卫国,是不是在社会地位越来越低的同时持干戈以卫边疆,这些读书人倒是没有想过。

在他们的想象中,只要人有忠义之心,那么自然王师就会无敌于天下,而忠义之心又哪里来,当然是学习孔孟之道的读书人的教化之功了。如果没有教化,一群强盗小偷流氓无赖组成的军队又能干什么呢?

到了明末时,就算是建奴已经入关,京师都陷落了,明末有名的大儒黄宗羲还在宣扬这种理论,在他的见解中,辽东屡战屡败完全是将士不用命,没有忠义之心,只要驱除阉党,把所有的阉党余孽都斩杀干净,将士感奋,而且执掌大权的全部是东林正臣之后,则就会上下一心,建奴自然就是不败自败了。

黄宗羲还要很久才会出现,而眼前的这伙秀才,当然就是黄宗羲之流的先驱了。

面对这种秀才生员的侮辱,每个缇骑都是面色阴沉,单个的读书人不敢侮辱他们,甚至见到锦衣卫就远远走避,但人有群胆,一旦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他们就觉得法不责众,什么样的话也敢说了。

“用鞭子。”锦衣卫千户官周毅的应对就很简单粗暴,他没有和这些秀才讲道理的打算,而是直接下令道:“用鞭子和军棍,抽散他们,打散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