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劝慰(第2/2页)

这一番话,都是杨继宗自己这么多年来精心访求的治吏能吏之道,当然,也是廉吏之道。用他的办法,其实不大倚靠刑房书办等蠹吏,而是自己凡事亲力亲为,不然的话,也就谈不到裁撤那些陋规和杜绝贿赂了。

他的留心治世之道,以经济致用为学的态度在场的同年都知道,所以不仅是程万里感激至深,就是一边的人,也是细细揣摩着杨继宗的治政之道,细思之下,都是觉得极有道理。

“大爷。”当着外人,曹翼以家人的称呼小声的向着张佳木道:“这个姓杨的,似乎是个有良心的好官儿。”

“嗯。”张佳木点了点头,亦是轻声道:“不错。他的法子要是聪明人照样去做,几年之内,能吏廉吏之名必定就是有了,不坏的好法子。”

确实,杨继宗的话虽然不多,但句句在点子上,而且以刑名入手,钱谷在后,在地方有威望之后,劝捐办学就有了资本,而大明现在以文治天下,文教再搞好了,则名声大起亦是势成必然之事了。

程万里得杨继宗这般点拨,实在是等于捡了一顶三品文官的帽子在手里,好生去做,肯定不会以七品下僚终身归老了。

“但是。”张佳木在心里对自己道:“此非破立之法,不过,姓杨的是聪明人,这一点来说,倒是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