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好事(第2/2页)

不管怎么说,他得替总务这一块争取自己的地位,随着内卫和保密局,还有缇骑这几块势力的风起云涌,老头子越来越不自安。他自己已经是这样了,临退休前,可能给他加一个指挥同知的荣誉头衔退休,然后给他家一个千户的世职,就是这样,已经是几代人努力不曾获取的。

能做到现在的地步,老子头对自己很满意了。

现在操心的就是提拔一个靠的住的部下,年轻英锐,要聪明,能打入张佳木的核心圈子。而且做事圆融,有担当,敢替属下扛担子,办大事要以找替手为第一,这一句话刘勇未必知道,不过,这种精神却是始终如一,叫人惕厉自醒,并且始终在为这么一个目标努力。

这件事,也是刘勇的最得意事。别的部门可没有年锡之这样出色的年轻人,现在年锡之因为太子行宫一事的建言已经稳住了自己的地位,老子年富是兵部尚书,上任不久就颇为人称道,不愧是做过多年巡抚,并且能压住石彪的狠人,上任之后,因为有张佳木的支持,年富行事果决敢言,做事也很泼辣,再加上绝不贪污,最多领取一些印结银子,算是公开的灰色收入,所以是一个老成谨慎能办大事而且谨守小节的人才。

这样的人,差点死在石彪和石亨父子手中,还好是张佳木救了下来。现在年富在兵部尚书的位子上干的是兢兢业业,颇具声色,想来在将来可能会更有前途,比如封伯,或是晋位太傅之类,至于入阁,当时的六部职权很高,大学士并不是六部的直接领导,也不象清朝那样,规定大学士或军机大臣管部,所以在这会儿,入阁也并不是文臣的最高荣誉,年富这样的大臣,在这个位置上终老,为张佳木效力终生,也就是了。

有这样的老子,年锡之的地位当然更稳固,父子相为助力,真是再合适不过,再好也没有的好事了。

有这样的下属,刘勇当然很满意,特别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