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草原(第2/2页)

这一战后,武臣抬不起头,大明对蒙古也是采取守势为主,再也攻不起来。就算是一代名将戚继光总理蓟镇时,也是用车阵防御为主,说是想炼十万精兵北上,当时的明廷也是想也不敢想,根本就没有财力和物力来支持戚继光的庞大炼兵计划了。

几十万精锐尽丧,等于是一个王朝被打折了脊梁,就算是蒙古一天比一天衰落下去,大明竟也是无法可想,接着失大辽,废奴尔干都司整个边防就是在一天接一天的萎缩下去,可以说,大明疆域除了开国时的昙花一现外,其实基本上就是长城一线和辽东边墙,一代王朝,没有把龙旗插到西域,说是武功可比汉唐,无论如何,都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呓语罢了。

“当然,保喇也是一蟹不如一蟹。”朵儿对保喇这个瓦刺的先首领先是不屑的样子,他摇着头道:“此人雄才大略是谈不上的。太师虽然不识时务,不过好歹是个英雄人物,保喇,一只丧家之犬罢了。我看,他长久不了。但此人好歹是比石彪强些,石彪么,大同精锐全在他手,精兵强将尽归他节制,不过教他北上出击,他也是没有这个胆子的。守城打几个落单的人,割了首级报功,石彪所为,也就仅此于此罢了。”

说到最后,朵儿摊手苦笑:“一个强盗头子,一个是尾大不掉的藩镇。大同备边则绰绰有余,出击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我说,石彪对内的隐患可比他对外的功劳大的多了。我曾经和皇上说过,皇上不置可否,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也先之后,蒙古人确实是没有英雄人物了,一直得到小王子的出现,才给正德年间的边防添了不少的热闹,到后来达延汗小王子一死,蒙古人又开始尊崇达赖喇嘛,信了黄教,这以后么,就也不必提了。

张佳木笑笑,向着众人道:“总之,大家好做,我不管石彪怎样,蒙古人年年犯边,老是来打秋风,这个恶邻,得好好教训一下,打服了,将来再说其它。”

众人皆是拜服,而张佳木负手而立,做睥睨万方状,心中倒也确实是豪气十足,风起云涌。